李霆道:“依照原來武舉慣例,新錄用的武舉要在半個月後才上任新職,若京城外家鄉較遠的舉子,皇上還可以準假回鄉探親。賢弟是新科狀元,現在京城已經有住宅,不知道賢弟想不想告假回鄉,接你母親和妹妹來京城?”
蕭青玉道:“不瞞大哥,小弟來京城時,母親曾經囑咐說,就是我有了功名,也不必急於回鄉,先要穩定了職分,等一切稍為安頓之後,再回去看望她們。眼下青玉也不知道皇上會給我一個什麼職分,要去哪裏上任,所以青玉暫時沒有告假回鄉的打算。”
李霆道:“既然這樣,我倒希望賢弟等定下張琴姑娘後再告假回去。賢弟放心,我已經和張相先前說過,一旦賢弟武舉奪魁,定會讓皇上留你在京城任職的,我明天也一定會親自對皇上說。”
蕭青玉道:“大哥處處為小弟著想,小弟感激。但是隻希望不給大哥添麻煩,也不落人口舌才好!”
李霆道:“這個賢弟隻管放心。我會對皇上說,現在京城禁衛確實有待加強。尤其搶騙拐賣女子的案件,天子腳下,不應當再次發生。賢弟留在京城,肯定至少是副將副統領以上武職。不過有一句話我要提醒賢弟,那個國舅的兒子郭慶雲也有了功名,看在太後和國舅的份上,皇上定會封他一個不小的武職。若是賢弟以後不得不和他共事,一切你要先學我,懂得忍耐。”
蕭青玉聽了,點點頭道:“既然都是朝廷官員,想必他也不會太過分。大哥放心,我知道以後該怎麼做!”
次日一早,因為要在辰時趕到大明宮見駕,李霆和蕭青玉早早吃過飯,騎馬一起出了康王府,往皇宮而去。
皇宮外,兵部早已經將今年武舉錄取的名次,用大紅皇榜貼在皇宮外,引好多人在看榜。
已經錄取的一百多個武舉,陸續來到皇宮外,論說紛紛地候著。因為要等負責主考的兵部侍郎,還有張雲召和郭德翼,洛王李光和康王李霆到齊,才會被引著一起進宮。
不到半個時辰,眾人都已經到齊。兵部侍郎按照名次念了一下各人名號,籍貫,眾人排成兩隊站好,準備進入皇宮。兵部侍郎和郭德翼張雲召在前引著眾人,李光和李霆在後,一起魚貫而入。
大明宮中,太子李梧已經在正位坐定,看了一下這些被錄用的新科武舉,笑道:“各位都是我朝的年輕棟梁,如今都憑自己的真實本領金榜題名,於家可以光宗耀祖,於國可以保國安民。朕看你們比往年的武舉都要年輕,可見英雄出少年,一代必勝過一代。希望諸位今後能像在武舉場上一樣,各盡所能,盡心盡力為國,讓天朝更加國泰民安,四海升平!”
眾人都謝恩道:“皇上放心,臣必將盡心盡力!”
天子又讓這次取得前三名的武狀元和二三名的探花榜眼近前,賜玉帶金花服飾等一套。又特賜武狀元蕭青玉白銀五萬兩,作建造府宅費用,探花榜眼各賜銀一萬兩,讓即日可以去戶部領取現銀或銀票。然後讓兵部派出副將十二人,禦林軍四十人,領著這些新科武舉,穿上天子賜給的新科武舉吉服,騎上高頭大馬,到長安街遊興一周,午時再返回大明宮赴瓊林宴。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
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新科武舉,穿上吉服,騎上披紅掛彩的高頭打馬,前後均有禦林軍鳴鑼開道,金榜題名的無限風光,羨煞了長安城的老老小小。尤其豪門貴戶的那些待嫁閨中的姑娘小姐們,得知今年的新武舉,有很多是未婚的年輕人,而且武狀元蕭青玉才十八歲,聽說才貌出眾,都紛紛走出繡房,來到長安街,想看看這些年輕出眾的新科武舉的風采。
當武舉們返回大明宮時,幾十桌的瓊林宴早已經備好。天子李梧今日分外高興,還有一些文武重臣也被邀請陪宴。一時大明宮裏,君臣歡笑,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這場瓊林宴一直延續了近兩個時辰,快到申時,眾人才紛紛謝恩告辭出宮。
李霆和蕭青玉這次都喝了不少酒。兩人出來,朱衛已經在宮們外候著。三人並馬行了一會兒,李霆想起一事問道:“賢弟,我現在帶你去戶部去領取賞賜。不知道雲召將軍比我們先出來還是後出來?”
蕭青玉道:“雲召將軍在給皇上敬酒後不久就先離開了,說要回去收拾東西,因為明日一早要離開京城,想必現在他早回到府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