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霆聽了蕭青玉的話,忙問道:“賢弟,我離開京城後,太子有沒有派曹聞來找過你?”
蕭青玉搖頭道:“沒有。大哥,你可能不知道,因為太子一事,皇上傷感了好一陣子,當時接連三天都沒有上朝。在太子出事的當天,皇上一聽到太子出事,當即調派了皇宮的一百多禦林軍去天齊山找人。”
李霆道:“皇上仁善,對兄弟情義是沒有說的。但是孝祥現在出事,真是意外還是確實有這麼巧?太子的父親被刺殺,過去才六七年,我皇嫂年紀輕輕故去,現在太子又出事。那孝節呢?就是太子的那個弟弟?”
蕭青玉道:“我聽張相說,王皇後故去前曾經求過皇上,讓人送孝節去少林寺學藝去了。我還聽說,其實王皇後還求過皇上,說讓太子辭去太子之位,可是皇上沒有答應。”
李霆聽了,頓時想起梅妃曾經的交代,隻好歎道:“賢弟,現在太晚了,改日我們好好聊聊。你放心,我已經改主意了,我明天進宮,先不急於問那塊綾羅和太子之事,到時我再想主意。你回去代我向你母親問好!”
蕭青玉聽了,點頭道:“大哥,今日太晚,你好好歇息,也不用想這麼多,一切順變!我回去了!”
蕭青玉說罷,飛身上馬,告辭而去。
李霆返回,這才去準備衣物去洗漱後歇下。
次日巳時,李霆收拾了一番,帶了朱衛進宮麵見李梧。李梧見李霆已經回來,笑道:“康王弟,朕還以為你不舍得回來了。漠北現在一切可好?”
李霆忙道:“皇上親自來信,臣弟肯定會回來,況且去漠北時皇上交代過,臣弟一直記著呢。不知道皇上現在一切可好?”
李梧歎道:“康王弟,你知道嗎?孝祥竟然出事走了,朕心裏覺得對不起皇兄皇嫂!”
李霆忙道:“皇上,我回來已經聽說了,這不怪皇上,也許孝祥這次真是意外。”
李梧道:“康王弟,你不知道,太子堅持要去天齊山為皇兄皇嫂祭拜,說得這麼懇切,朕所以就同意了,誰知道竟然會出這樣的禍事。”
李霆道:“皇上,都已經發生了,你就不要這麼自責了,也許一切都是天意,皇上要保重身子!”
李梧道:“八月中秋,天上月圓,我們皇家宗親也該好好聚聚。康王弟,你覺得選哪天聚最妥?”
李霆道:“皇上覺得哪天好就哪天,反正我九月才返回漠北。”
李梧笑道:“康王弟剛從漠北回來,就想著要回漠北了,看來康王弟對漠北是情有獨鍾。朕想問你,如今你已經定親,怎麼一點不急於將王妃娶回康王府?”
李霆忙道:“皇上,張相和雲召將軍都說張碧姑娘還小呢,說要等到十六歲。”
李霆笑道:“那不過是女方家的托詞罷了,康王弟怎麼能當真呢?張家姑娘現在十四歲,雖然有些小,但也未必要等到十六歲。朕看至多明年你就成親得了。”
李霆忙道:“皇上關心臣弟,臣弟知道。但是臣弟已經和張雲召將軍說好了,隻要張碧姑娘滿了十六歲,臣弟就娶親,再不願意反悔的。”
李梧笑道:“這樣的話康王弟還有要等一年多呢,你倒真這麼耐得住!也罷,朕自然聽你自己的主意。三兒,你去把朕準備的那幾本書拿來,朕送給康王弟回去看看。”
李霆聽了,忙問道:“皇上要賜書給臣弟?是什麼好書?還是皇上自己留作罷。”
李梧笑道:“康王弟,朕知道你從小喜歡看書習武,這些書朕翻過,送給你回去看看。朕告訴你,現在皇宮在四月底進了一批江南美人,如果康王弟喜歡,朕可以送給你兩個帶回去,先學些閨閣情趣,以後才好和新娶的王妃好好享受夫妻情趣。”
李霆答道:“皇上,臣弟現在在漠北,對那裏覺得有如故土。這次回來也不過就一個月,皇上就是送再多美人給我,不過是白耽誤她們。臣弟隻喜歡看書學武,皇上覺得那些美人好,就留在皇宮好了。”
李梧道:“康王弟,你還要一年多才成親,我們皇家,自然要多子多孫才好。眼下我們兄弟幾個,也就你還沒有孩子。你要娶的王妃還小,多有幾個美人,自然更容易開枝散葉。難道康王弟就不喜歡你的康王府增加一些人氣熱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