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的大明宮,今天是一個非常的日子。
和昨天皇室宗親大聚不同,這次是要迎接吐蕃二王子圖拉和吐蕃大將軍長子巴彥,而巴彥是吐蕃的駙馬爺。
為了表示對吐蕃使者的敬意,天子在朝堂上隆重接見了圖拉和巴彥二人,二人也將吐蕃讚普的親筆國書和進貢的禮單呈上。
天子李梧看了國書和禮單,龍心大悅,朗聲道:“想我們天朝與吐蕃,自從太宗以來,我們兩國一直交好,雖然中途有些波折。今日二王子和巴彥駙馬親自送貢品來京城,甚為辛苦,朕今日就為你們這些遠方的使者接風洗塵,希望我們兩朝可以一直交好!”
圖拉上前道:“尊貴的陛下,我朝一直有誠心交好,隻是路途遙遠,來京城有諸多不便。這次來你們天朝,除了一睹陛下尊顏,也想向你們天朝多多學習。能在神京看看你們中秋佳節盛況,乃小王三生有幸!”
李梧微笑道:“二王子乃人中龍鳳,如果想看我們天朝中秋佳節的熱鬧景象,從今天晚上起,你們可以盡情遊覽長安城的街市巷道,感受一下我們天朝的淳樸民風。不過,朕這皇宮的中秋節也和往年不同,一會兒朕請你們一起把酒言歡,讓你們先感受一下皇宮的中秋佳節。”
李梧看了看殿下兩側的文武大臣,微笑道:“雖然明天才是中秋佳節,但是我們君臣今天提前一天過節。眾愛卿,有事且奏,無事散朝。”
半個時辰後,天子李梧事留下的十多個文武大臣,邀請陪著吐蕃使者來到大明宮太極殿。
李梧笑對圖拉道:“二王子,巴彥將軍,你們是遠方尊貴的使者,你們先請。”
圖拉笑著看了一下李梧道:“陛下,現在用膳是不是太早了些?在我們吐蕃,重大節日,讚普喜歡在室外與民同樂。天朝的皇宮確實讓我們開了眼界,但是這樣開闊的場地,處處桂花飄香,賞心悅目,我們反去屋子裏麵,不是太可惜了這樣的美景?”
李梧笑道:“二王子,你們是客人,今天的宴席本來是為了你們而開,在我們天朝,焉有在室外待客之道?”
巴彥道:“陛下,既然此次宴席為我們這樣的遠道客人而開,我和二王子的想法一樣,喜歡在開闊的地方飲酒賞樂,現在是大白天,我聽說天朝是禮儀之邦,行事喜歡光明磊落,何必拘束於室內黑暗的狹小空間呢。”
張巡聽了,忙上前道:“巴彥將軍,我們天朝自然是禮儀之邦,所謂一鄉一俗。隻要是誠心來的客人,在我們天朝,除了知道行事要光明磊落,也要知道隨鄉入俗才好。”
圖拉聽了,看了一下張巡,笑道:“老宰相說的是,小王知道是這個理。可是陛下是九五至尊,君無戲言。陛下都親口說了,今天的宴席本為我們遠道的客人而開,陛下的金口玉言,想必你們都聽清楚了,怎麼現在我們這樣一個小小的建議也不得同意呢?莫非這次宴席是假誠心?”
洛王李光聽了,忙上前稟道:“皇上,既然遠方的使者喜歡在室外,那就依了他們,將宴席擺這外麵吧。”
李梧聽了,隻好對一邊的總管李若田道:“也罷,就依照二王子和大駙馬。李總管,將宴席擺到這外麵吧。”
不一會兒,所有的桌凳案幾都撤了出來,果品茶點都重新擺好。
李梧在簷下正位坐定,微笑道:“二王子,大駙馬,現在入座吧。”
圖拉和巴彥對視了一下,笑著在左邊上席坐好,其他文武大臣及李倉李光李霆還有幾個老王爺也依次坐好。
張巡和李霆蕭青玉連在一起坐。原來,天子李梧本來沒有邀請蕭青玉,但是想到吐蕃使者可能會有什麼花招,李霆特意向李梧推薦讓蕭青玉一起進宮陪宴。
看著眾人已經坐好,天子李梧舉起手中杯子,對圖拉和巴彥道:“吐蕃二王子,巴彥將軍,朕感謝你們遠道而來,這杯酒,朕先敬你們兩位遠道而來的尊貴客人!”
圖拉看了一下巴彥,兩人站起道:“多謝陛下敬酒。我聽說天朝人喝酒十分講究,常以酒論英雄。我們吐蕃人也敬重英雄,所以王室子弟,人人習武。我雖然是吐蕃二王子,但武藝卻是我們幾個王子中最落後的一個。我看這台階上的石獅子,怎麼能和陛下一起並列呢,不如將這石獅子放下麵,也讓我們更好看到皇上的威儀,陛下,讓我移了那兩個石獅子再喝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