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三章 熱鬧燈市(1 / 2)

張碧聽了李霆的話,很快拉起張琴道:“姐姐,那邊就像天宮一樣美,我們快過去!”

姐妹兩個小跑著往前,羅青兒和阿蓮也攜手跟了過去。

李霆和蕭青玉也忙跟上。

張碧和張琴小跑了一會,回頭見李霆蕭青玉還有阿蓮和羅青兒正在後麵跟來,忙笑道:“李霆,蕭姐夫,阿蓮,青兒,快過來呀,這裏太美了!”

李霆和蕭青玉趕上,李霆忙道:“阿碧,你們可別走得這麼快,這裏人這麼多,我們可別走散了。”

張琴聽了,忙拉著張碧道:“阿碧,你看前麵那幾個大紅宮燈!”

李霆笑道:“張琴姑娘,阿碧,你們往那邊看,這裏可以看到大明宮城樓上上的宮燈,你們看看那邊的好看,還是我們這裏的好看?”

張琴張碧聽了,忙轉身順著李霆說的方向看去,隻見遠遠的城門上,都是一排一排金黃的宮燈。

張碧問道:“李霆,你昨天今天都去宮裏赴宴,是不是皇上現在也在那裏看燈?”

李霆道:“那我不知道,不過皇上明天會在城樓上看燈。皇上說了,雖然他不出皇宮,但是也喜歡看看這長安城的祥和,想與民同樂。”

張碧歎道:“李霆,我覺得當皇帝也不好,隻能在城樓上遠遠看燈,還不如我們這麼自在的看。”

蕭青玉笑道:“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想當皇帝。我聽說,昔日的梁武帝,多次想出家不想做皇帝,可是那些大臣都不準呢,可見不自由的皇帝也不少。”

“大小姐,你看,怎麼有的人帶上昆侖奴麵具,為什麼呀?”

羅青兒突然說道。

張碧往前一看,果然見不少人帶上麵具,在人流中邊走邊看花燈。

李霆笑道:“阿碧,你若喜歡,也買上一個。”

張碧聽了道:“李霆,你這麼一說,我倒真想買。我上次買的,回去帶上給我爺爺看,把爺爺嚇了一跳。”

張琴道:“阿碧,晚上帶麵具不方便,我們先好好往前看燈。”

李霆和蕭青玉跟在張琴張碧後麵,李霆問道:“賢弟,不知道你們揚州過中秋節日有哪些習俗?”

蕭青玉笑道:“我不知道那些富貴人家怎麼過節,在我們南方一般的百姓之家,中秋這天,家家要蒸鴨子、炒田螺、烀芋頭,還有就是家家都炸地瓜油果子。當月亮升起時,院子裏月輝鋪銀,柴門虛掩,藤攀籬牆,舉家圍坐於庭院,鴨肥螺鮮、餅香芋甜,飲酒唱曲,吃花生瓜果,感覺就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了。”

李霆道:“我聽說杭州一帶,中秋節都喜歡吃藕,說是將藕切片,每兩片下端相連,中間夾肉煎至金黃,這樣蒸熟的藕香脆甘甜,肉質細嫩,甘美無比。”

蕭青玉點頭道:“是的,吃藕在江南的中秋節前後很普遍,又說中秋食藕,寄寓團圓之意。不過杭州人,中秋節跟其他地方不同,他們中秋節最熱鬧的是騎乘或徒步去錢塘江岸,觀賞每年中秋如約而至的大『潮』。錢塘見的海『潮』,大哥可聽過?”

李霆笑道:“我當然聽過,教我武藝的第一個師父就是杭州人,他說錢塘江『潮』水來時,隻見平穩的江麵上,突聳疾波,堆起一道水牆,撞岸裂濤,聲勢極為壯觀。”

蕭青玉道:“隻要在江浙一帶生活的人,幾乎沒有不去過錢塘江看大『潮』的。我小時候歲我父親去看過兩次,其他都忘了,除了那聲勢浩大的江『潮』還有印象。”

李霆道:“昔日白樂天的三首《憶江南》,其中那首‘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不知道讓多少人做夢都想去江南。”

“李霆,蕭姐夫,你們看,這個好玩!”

走在前麵的張碧突然回頭對李霆和蕭青玉道。

李霆往前邊一看,見一個店鋪前,圍了還些人在看熱鬧。李霆忙問道:“阿碧,他們在比什麼?”

張碧答道:“他們在比『射』銅錢,彩頭是三彩陶器。李霆,你看,那些陶器可漂亮了。”

李霆聽到是『射』箭,忙對蕭青玉一笑,一起隨了張碧姐妹圍了上去。

原來,這是一家經營三彩陶瓷的店鋪。為了節日喜慶,店家挑選了五六十個不大不小的陶瓷作彩頭,在店鋪邊的木門上設置了兩個“銅錢靶”,也就是將一根紅繩子吊著一個不大不小的銅錢,『射』靶的人站在一丈外,用一把小弓箭『射』靶,中者可得彩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