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3:天子謀(1 / 2)

出了太極殿,趙倧與榮濟並肩而行,想著殿中適才發生的一切,輕笑出聲與一旁的榮濟道:“能讓李明山出麵咬章瑋,看起來榮薑不光隻會行軍打仗啊。”

榮濟卻讓他說的有些莫名其妙,這事跟榮薑又有什麼關係?便側目去看趙倧,眉心擰成個川字,回了一句:“她這幾日從不曾私下見過誰,今日一大早便趕著去昌隆了,殿下怕想錯了。”說完便與趙倧告辭,快步離去。

他一點也不喜歡這位英王殿下。英王擅謀,這是父親曾告訴他的。當年英王與太子爭位,卻能抽身而退主動把皇位讓出來,眾人隻道英王殿下以江山社稷為重,可在他看來,這位殿下卻心思極重。雖說這些年來他從未有過不臣之舉,可若來日有了不臣之心,當年的退讓,已經籠盡了人心,隻消尋一個好由頭......他從不敢細想下去。

況且今次英王為榮家回京,更是把榮家推到風口浪尖上去。天子原本就把榮家看作了眼中釘,如今又跟英王有了牽搭,還不知道皇帝心裏怎麼恨榮氏一族呢。他實在是對這位殿下提不起什麼好感,怎奈何父親有交代,他也隻得與他周旋而已。

而趙倧呢,本以為這件事是榮薑謀劃的,卻被榮濟一番話說的有些摸不準了,當下壓著聲吩咐魏鳴派人暗查一番,不許驚動任何勢力,隻要一個心中有數便可,便提步離宮。

清風殿中沈慶道有些忐忑不安的去看黑著臉的天子,大氣不敢出一聲。

趙珩歎了好幾口氣,才同他說話:“朕沒想到今日朝上李明山會參章瑋。”

這叫他怎麼接?沈慶道並不像章瑋和李明山,他是在趙珩禦極之後逐漸向天子靠攏的,所以自然不像章李二人能在天子麵前得臉,可今次章瑋倒台,李明山又不能議這件事,皇帝手底下那幾個老臣也鎮日端的一副“老古板”做派,不足以謀事。

可天子有憂,他做臣子的就要分憂解難,便隻能硬著頭皮回話:“章瑋這件事原本就是可大可小,而李大人為人正派,大約早對此事頗有微詞......”

說著他就說不下去了。這根本是說不通的,既然早有微詞,緣何當年不上奏?李明山掌吏部,官員丁憂上報,他心裏都很清楚,而章瑋當年娶外室又生子,雖不曾擺排場宴請同僚,可親近的朋友間總有走動和送禮的,李明山不可能不知道。怎麼要等到這麼多年後,才去翻舊帳呢。

趙珩見他話說了一半就收住,嘴角上揚勾出個笑,卻滿是冷意:“你也說不下去了?”

沈慶道便知道他這是已然生氣了,沒敢接話,就聽趙珩續道:“李明山早就看不慣章瑋狐假虎威,仗著朕寵信在朝中胡來。可這麼多年過去,他才來翻章瑋的這本爛賬,你怎麼看?”

天子話都問到臉上來了,再裝傻推脫說不知,隻怕天子之怒就都要撒在他身上了,吞了口口水道:“陛下是以為,與英王回京有關嗎?”

果然聽見趙珩冷哼一聲,卻又像是有些不解:“按理說李明山不會偏頗英王,不然當年他也不必極力擁護朕。朕是怕和榮家......”趙珩也突然有些說不下去,叫他怎麼說?難道跟沈慶道說,當日朕命章瑋散播謠言給榮薑潑髒水,怕今次他突然被參,是榮薑搞鬼嗎?

更多的大約是不願意相信,李明山跟了他這麼多年,會在他一力想要打壓榮家的時候投向榮家,偏袒榮家。可他做的事實在不夠光明磊落,也絕非明君所為,便沒辦法說與沈慶道。

沈慶道因不知曉其中緣由,轉念一想卻隻當當日左僉都禦史彈劾榮薑的事情乃是章瑋授意,趙珩既然提起了榮家,那都察院與榮家近日能牽扯在一起的,便也隻有這件事了。他把眼略眯了一回:“禦史言官彈劾朝臣本是職責所在,國公爺應該不會這樣記恨上章瑋,既然不會記恨,應該就不會縱著榮侯算計章瑋。這件事......”他有些為難的頓了下,怯怯的去看趙珩臉色,見趙珩示意他說下去,才道,“隻怕陛下還是要問一問李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