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一開腔,好多往事都扯出來了:“雖這些事情過去那麼多年,但誰都還沒有得老年癡呆,對喬楠時候的事情,大家都是有印象的。喬楠那個孩子的時候,多乖巧,多聽話啊。次次考試班級第一,年級前三,是我們大院兒裏最會學習的人了。你們家倒也是奇怪,不好好培養考年級前三的喬楠,卻把家裏的錢全砸在了不會讀書的喬子衿身上。還犧牲喬楠那麼多年,隻為給喬子衿花錢買了一張大學文憑。”
喬楠綴學打工,最初的時候,大院兒裏的人都是不理解的。哪怕喬楠這個孩子不愛話,可是喬楠的學習有多好,大院兒裏的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在自家孩子學習退步的時候,他們經常會讓自己的孩子跟在喬楠的身邊一起做作業。萬一遇到什麼不懂不會的,直接問喬楠,這麼一來,自家的孩子等於是有了一個免費的老師。
隻是吧,喬楠不讀書了,連九年義務製教育都奈何不得喬家,沒辦法讓喬楠返校繼續念書。作為一個旁觀者,局外人,喬家都不在乎喬楠的前途,他們這些老鄰居能做什麼。
一個孩子上學要花不少錢呢,萬一他們勸一勸,丁佳怡來了一句:喬楠繼續讀書,學費你們給嗎?
這話一出來,他們怎麼辦,是接啊還是不接?
自家都是有孩子的人,自己的孩子都培養過來,誰會願意把自己的辛苦錢分出一部分,去養別人家的孩子。要不接的話,他們之前那些好意的勸解,似乎又顯得特別虛情假意,跟純粹看喬家熱鬧似的。
因為心中的種種猶豫,哪怕那個時候有再多的人可惜喬楠這麼好的成績卻不能繼續上學。可最後始終是沒有一個人跑到喬家去,找喬棟梁或者丁佳怡,勸勸他們再考慮考慮,是不是再讓喬楠多上幾年的學。
喬楠跟北院的這些鄰居,沒什麼往來,就連結婚都不願意請他們,充作是自己娘家那邊的親戚撐麵子,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的確,遠親不如近鄰。
但喬楠打就沒受過什麼鄰居家的照顧和憐惜,隻因為她快四十歲還沒有結婚,鄰居們不但不因為喬楠的遭遇而心疼、可惜喬楠,反倒是在自家的孩子麵前,把喬楠立為了反麵教材。一嚇唬孩子,家長必:你要是再不好好學習,考試考不好的話,就會跟喬家的那個女兒似的,吧吧吧吧……
像這樣的言論,喬楠沒耳聾,不止一次聽到。
起初的時候,家長拿喬楠拿反麵教材,還都是背著喬楠的。可能後來是習慣了,有些鄰居沒忍住,才跟自家的孩子與喬楠擦肩而過,雙方的距離沒拉開多遠呢,這番教育孩子的話就跟老和尚念經一樣,非常順口地溜了一遍。
喬楠又沒失憶,這些事兒,她全都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