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晉城朱氏(1 / 2)

朱顏坐在胡凳上,這是一個幽深的小院,是朱彪得勢後用來囚禁他的地方。

朱顏想起自己在神武大地數十年奔波,與人爾虞我詐,文爭武鬥,自認也算是頗有見地,卻萬萬想不到來到邊疆大同不過一月,竟然被自己的族人出賣,軟禁在這異國他鄉的一處小小庭院裏。

朱顏心中很是不甘,好幾次想要憑借自己一身武藝逃出晉城,卻都被追了回來,那朱文宣倒也不敢為難他,隻是把他捉回這小院子增派了幾個武藝高強的本宗弟子。

朱顏雖然很是不恥朱彪的漢奸行為,卻也很是佩服他狡兔三窟的本事。朱氏的根基本在大同,但是朱彪卻已經在幽燕北國經營了另外一股朱氏勢力,與神武帝國的漕幫一樣,爪牙遍布幽燕,隻是他或許已經忘記了朱氏的根是漢人,朱氏是炎華大地的子孫。朱彪的選擇想來也是必然的,因為神武帝國中的漕幫已經基本脫離了本宗,但是北國的朱門卻是被他緊緊的抓在手中,這正是印證了那句千古不變的名言——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朱顏常常設身處地的想如果自己是朱彪,隻怕也要選擇投靠幽燕蠻子,因為朱氏即使誓死守衛大同,與蠻子大軍死戰,到頭來也不會對原本的地位有所助益,那本該是他應該做的,但是一旦投靠幽燕,便有一份獻城大功,憑著這份功勞,朱彪可以立即攀上幽燕王朝這個大腕,能取得一個不低的官位,能夠名正言順的把朱氏子孫帶進幽燕這片駁雜的熱土。手底下有數萬朱氏子弟駕馭,再取得一個清白的名聲,這就能鑄成朱彪為主一方的事實。而晉城就是幽燕朱氏的核心。當朱顏冷眼旁觀晉城這個畸形的一族之城的實力時,對朱彪的才能與誌氣已經是佩服萬分了。

晉城四麵環山,幾處峽穀便成了溝通外界的必經通道,每一處峽穀都有朱文宣明暗布置的兩道關卡,讓朱駿數次的逃跑計劃都成為泡影。朱文宣也知道朱彪不殺朱顏的緣由,因為朱顏是中京漕幫的真正魁首,朱厚照讓朱顏苦心經驗漕幫各地的事業,早已經有了享受養老的心思,這些年漕幫的勢力在朱顏的苦心經營下規模愈加的龐大,實力愈加的深厚,朱顏已經成為漕幫的真正的無冕之王。

朱彪相信隻要幽燕大軍在這場戰爭中能稍占上風,到局勢穩定的時候,自己隻要選擇一個適當的時間地點把朱顏放出來,南國的漕幫必然會贏糧而錦從,若是南北朱氏這兩股暗中的勢力能在他手中集結到一起,又擁有晉城、安陽、長治這等膏腴之地,朱彪自信在幽燕國博得一個世代受襲的爵位不在話下,在幽燕這等武力至上的熱土,有了軍隊就是立身的本錢,到時候華河以北這幾千裏地麵都會變成自己的封地,朱氏子孫將牢牢的紮根在這片熱土上,繁衍生息,直到他們有逐鹿天下的實力,這將是朱氏子孫以後數百年拚搏的方向。

朱顏看著這滿天的繁星,自嘲一句:“想我常年漂泊,想不到到了今日卻是有勞七叔,才得了這數日的休閑,實在可歎啊。”

朱文宣笑道:“大公子誇獎了,我是愧不敢當,奈何父親有命,七叔我也是奉命行事,來日大公子還是要繼續執掌漕幫的,隻是在這晉城休息一段時間,正該好好省己之身,不能辜負了父親大人的一番期望。”

朱駿麵色一變,冷冷道:“七叔,我早已有言在先,莫再提這等認賊作父的事情,我朱顏首先是一個漢人,其次才是姓朱,要我漕幫數萬漢人為這些北國蠻子做事,那是萬萬不可能的,這一路我看到了許多番外蠻夷,而且個個耀武揚威,這幽燕國主竟然和番外的蠻夷也有勾結,若真是讓他奪了天下,這炎華大地,哪裏還有我漢家兒郎的立錐之地?七叔,你也該醒醒了。莫要為了一時的前程,做了那遺臭萬年的枯骨。”

朱文宣訕笑道:“國主陛下雄才偉略,確實吸納了許多的番外戰士,但是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想那南國的皇帝,終身呆在中京那巴掌大的地方,怎能和我們的國主相比,國主東征西討,文治武功,世所罕見。南國的滅亡指日可待,我們朱氏族人正該逆流而上,為我炎華漢家在以後的格局中爭取一塊膏腴之地。這怎麼可能是遺臭萬年,這應該是流芳千古的偉業才是。”

朱文宣越說越是激動,幾乎把吐沫星子噴到了朱顏的臉上。

朱顏不屑的撇撇嘴,把朱文宣噴在自己臉上的吐沫星子擦去,笑道:“七叔,莫說我小看幽燕,與蠻夷為伍終不得好下場的。青史數千載,幽幽炎華可曾被外族征服過?當年孔雀國霍亂中原,也隻是把個悲歌王朝禍害得滅族滅國,當時的炎華子孫猶自悲呼族之將亡,卻有布衣尤以登高而呼,千萬炎華兒女將西地禽羽趕出昆侖。這些個活生生的例子,正是給覬覦我炎華大地的各族蠻夷最好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