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古文奇誌(1 / 2)

說起歧黃之術,但凡國人,都不陌生。

小到兒時聽過的《嶗山道士》,大到上個世紀一度轟動世界的香港僵屍電影,作為中國的本土宗教,神秘莫測、長生求仙的神奇道術一直在國人的心中占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懷。

張野做過手持桃木劍降妖除魔的夢,所以此刻仿佛發現秘寶的他沒來由一陣不符合年齡的興奮。這種突如其來的躁動有點類似於成年人在街上發現了奧特曼的變身器,明明知道按下開關以後也不會變身成身高五十米的光之巨人,卻還是會一時衝動的找個沒人的角落做出那個童年電視裏模仿過無數遍的變身動作。

學個兩手試試?

這個念頭從洗過熱水澡身心舒展開來之後,就一直盤旋在張野的腦中。

他要整理的東西不多,幾套衣服、一摞舊書。安置好了筆記本電腦之後,除了一些家居所用的日用品之外,整個空蕩蕩的房間內部就已經沒什麼東西再好布置。

長夜漫漫,帶著對新家的新鮮感,也帶著高漲的精神狀態,無所事事的他滿懷期待地翻開了那本大概是前人留給他的古書。

現在情況是自己搬到了一所外界傳言的“鬼宅”之中,而恰好身邊出現了一本道學古籍。這裏頭的意味顯得有些特殊,如同剛打瞌睡就有人來送枕頭一樣,如果不是明知不可能,他甚至會懷疑這項東西的發現也在老爺子的租房配套服務之中。

租房子送秘籍。

想來蠻好笑的一件事,仔細琢磨之後卻不由得讓人感到細思恐極。

送枕頭來是知道對方的確有這個入睡的可能,那麼租房子送道術秘籍,是否是意味著……這房子真的有鬼?

夏夜中打了一個寒顫,張野的心沒來由的因為這個荒誕的念頭一緊。

翻開首頁,“所謂乾坤陰陽術,上冊伏妖,下冊通神!”

這是在描述這本書的具體功效,上半本降妖除魔,下半本修仙化神。

現在上半本仍在,下半本不知所蹤,這裏頭代表著什麼,想來也是讓人不好揣摩。

按書中所說,“兩道恒定,輪回不息,乾坤罔斷,眾妙之門。”

意指:乾坤陰陽作為世界固有的兩股基礎力量,彼此對衝調和,構成了世界運行的基本動力。而在此基礎上,衍生法門千萬,變化不定,玄之又玄。

這種獨特的世界觀類似於高中政治課本裏描述的矛盾辯證觀點。

大凡道教經典,多數離不開《道德經》與《周易》。但這本書卻比較特別,其特別之處不僅僅體現在其對於基礎哲學的另類詳細闡釋,更在於它對“真實世界”詳盡到躍然紙上的描寫。

比方說什麼是妖?

事出反常,陰陽逆亂,正行為人,逆行為妖。

又比方說修行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答:“謂天理,謂倫常,止戰於罪,止殺於戾!

“惡之惡,窮善極盡;暴之暴,法定乾坤!斯以天行,道盡九幽,順天命,修渡無量殺劫!”

盡管文言文字數簡短,稍微有點古漢語基礎的張野卻還是看得滿頭大汗。

怎麼評價?

一個字,玄。

兩個字,太假。

能寫出這種東西的人,要麼是瘋到六親不認的瘋子,要麼是絕世無可比擬的天才。

結合字裏行間前人給的批注心得,要理解書中含義對張野來說不算困難,但問題在於,越是深入的閱讀,他就越是感覺到了異樣。

第一,這本書寫得不像是虛構的內容。

所有的一切,包括總綱、細則、法門、原理,應有盡有,詳盡的描述讓人無法對它的體係提出懷疑,自圓其說的表述往往讓人無從反駁。

第二,這本書的傳承者在通過字句間的批注向他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法無常理,福禍相依。

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是說你所認為的安全境況其實未必安全,換句話來說發現這本書對你來說可能是福,其實到頭來也可能是不幸。

細想以後很驚悚的一句話,大半夜裏蹙眉沉思的張野一陣深寒。

這世界上真的有鬼麼?

他帶了些舒緩氛圍的意圖淡然一笑。

他決定試試。不管是驅魔防身也好,閑的胃疼也罷。

無論真假,這本異書的存在,就是相當於給他平靜的生活帶來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選擇。

道術修行分六階。

靈司、禦邪、會法、玄元、地魁、天機。此之謂人道六境。

剩下天道兩境驚仙、通神,因為古書後半冊的遺失,到現在還沒辦法斷言。

古往今來,凡修道之人,無一不遵循著這個循序漸進的修行過程,由人道至天道,最後八境合一,金身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