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撥雲殿(1 / 2)

蜀山的地域特色大概就是自上而下,一派三層。

上層主管宗門政事,中層主管弟子傳教,下層主管門派後勤。

論及特點:下層海拔較低,氣候宜人,適宜植卉生長,凡人定居。因而此地分布著宗門中最重要的後勤部門,包括後廚(食材易取)與丹房(靈藥資源多),其中幅員最遼闊者,是一片由門人親自移植栽培、收納天下百草的“瓊林”.

中層地質特殊,因為盤繞著整座山峰上最大的礦脈,故前人在腳下金鐵地脈上鑄劍興樓,形成了後世門派傳功、弟子演練的“劍堂”,以及綿延百裏,幾乎覆蓋一整片後山地貌的劍林--“鋒海”.

上層海拔漸高,無論是晨晚的低溫,還是稀薄的空氣,某種程度上來說,都已經不再適宜人類生存。但人跡稀少,恰恰卻成就了道門清淨之地,得道者登高似乎早已成為了一種古往今來約定俗成的習慣,因而蜀山峰頂,很自然淪為了掌教者的私人空間--即諸事決議的撥雲殿,以及藏書萬卷的無極閣。

“我一直在想你們蜀山有沒有什麼名稱冠以‘見日’的建築。”

望著遠處著以“撥雲殿”牌匾的浩大樓閣,張野半帶調侃半是認真的說。

蜀山上層,雲霧繚繞,白虹灌頂。

天風吹過,撥散雲層,灑下日光。望著頭頂的數道光柱同時傾灑在金色額匾上,張野突然讀懂了幾分這個名稱中透出的韻味。

“沒有。”

李江帆聞言後搖了搖頭。

能把這種冷吐槽式的話當做正兒八經的問題來回答的,估計也就這位耿直大師兄了。

“蜀山的標誌性建築並不算多,其中能有專屬名稱的,屈指可數--‘瓊林’,‘鋒海’,‘藥廬’,‘劍堂’,‘無極閣’,‘撥雲殿’。至於‘見日’一說,並無此事。”

“知道了知道了。”張野一陣苦笑,“六座標誌性建築,算少嗎?”他轉而一問。

“跟天下道統之源--昆侖相比,應該是算少的。”李江帆抿嘴一笑,“不過張兄不用多問,因為我也沒有去過昆侖,所以再追問下去也沒有什麼結果,不如將這個問題就此打住。”

“奇了怪了,”張野笑道,“你既然沒去過昆侖,你怎麼知道昆侖的建築布置比你們蜀山複雜?”

“因為越是曆史悠久的山門,繁文縟節、規格建製,就越是繁雜正統。這點上昆侖作為天下道尊,應該不用想也知道,門內規格會有多森嚴。”李江帆笑著回答。

因為這句話,張野看著他駐足了很久。

能在自己門派中毫不避諱地誇讚其他門派,這份道心,對得起“純樸”兩個字--這說明在李江帆的心中天下道統已經沒有了門派與門派之間的隔閡,有的隻是傳承係別不同,所謂四萬八千法門,殊途同歸。

“待會兒要見的有哪些人?”

張野如願的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深究,而是轉而問了一個其他問題,看著遠處那棟日光下熠熠生輝的大殿,他的眼神中透著幾分玩味與茫然。

“不出意外,應該是五個人。”李江帆回答,“除了昨天已經在三位麵前露過麵的四大長老以外,蜀山的掌教構成,還缺最後一位總攬大權的掌門真人。”

“讓我猜猜。”張野的表情微微一變,隨後笑著說,“青龍劍主於‘生位’,是立教之根本;白虎劍主於‘殺位’,應該是主管對外殺伐;玄武劍主於‘予位’,應該是負責門內傳功事務;朱雀劍主於‘奪位’,怕是負責部門升遷、人員獎懲?”

“基本無誤。”李江帆點了點頭,看著張野的目光中帶了些許驚奇,“青釭劍主曹鴻翼,穩重中透著殺伐決斷,負責的是降妖除魔、天道伐衛;滄溟劍主韋經初,性格親和而沉穩,是門內的傳功長老;羽生劍主沈英卓,激進中偏於囂狂,主門內刑罰;剩下天策劍主,也就是我姑姑李星雲,沒有具體負責的事務,卻在任何事件的決策上,享有一票最高否決權。”

“明白了。那掌門呢?”張野問。

“現任清河掌門,”李江帆微微一頓,換了個比較隱晦的說辭,“隻負責最終決議下達,監管決策探討。”

張野笑了。

隻負責最終決議下達,這不就是有名無實嗎?

說白了,真正的核心決策層還是那牛皮哄哄的四大長老,反而他這個當掌門的,隻是個領命辦事兒的人是嘛?

“還有一個問題。”

他突然不懷好意的問了一句,“這位現任‘清河’掌門,與十七年前的清漣掌門是什麼關係?”

“師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