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雖然從表麵上看,史塔西將會取得先機,進而占有戰爭的主動權,然而不要忘了,一場戰爭,能夠決定其勝負的因素,並不全都在戰場上!
第一,史塔西率先發動侵略,這就從道義上占了下風。無論各國如何虛偽,都沒有誰會喜歡主動挑起爭端的一方的,從這個角度來,讓史塔西先進攻,就等於將自己變為了受害者,不但能拉一下大國或真心或假意的同情,也能拉到一些同樣恐懼史塔西入侵的國的支持。
第二,就是人們不用去思考那些煩人的後勤補給問題了——法肯裏奇和史塔西都不算是幅員遼闊的國家,然而它們的領土麵積也不算,兩國首都的直線距離也有近千公裏。
如果要主動出擊的話,無疑法肯裏奇需要承擔更長的補給線。可防禦就不同了:所有的物資都在家門口放著,這等於直接解決了一個難題。
有了這個好處,那些大量要消耗在進攻路上的物資,就可以用在防禦上。
第三,如今不管法肯裏奇和史塔西如何衝突,實際上背後還是大國之間的博弈。
站在史塔西背後的塔多亞帝國,還有隨著法肯裏奇逐漸發展,漸漸重視起這個弟的哈瓦爾帝國,它們才是這場戰場的真正操作者。
如果法肯裏奇率先發動攻擊,塔多亞帝國可以就獲得了一個名正言順地幫助史塔西的機會——想想看,史塔西可是被侵略了啊,光明之神的子民怎麼能遭受這種傷害?
相對而言,哈瓦爾帝國就會缺少支援法肯裏奇的理由了,它總不能冒著違背大陸輿論的危險,去幫助一個所謂的“入侵者”吧?
而如果史塔西先進攻,那麼局勢就會正好掉轉過來。哈瓦爾帝國的軍力固然不如塔多亞帝國,但論起物資援助,沒有一個國家能比得上經濟第一的哈瓦爾帝國!
法肯裏奇現在最需要的,也不是什麼士兵,而是足夠的物資。
沒錯,艾洛固然不惜代價地給法肯裏奇輸血十二年,信仰點都用掉了不知道多少,但還是不夠彌補上法肯裏奇百年前欠下的龐大“債務”的。
另外其實還有一點原因,那就是作為進攻者而言,史塔西是沒辦法將全部兵力都壓上去攻擊法肯裏奇的——周邊的國都不傻,比如塞菲公國和科雷公國這兩個著名攪屎棍,如果史塔西真的敢全軍出動,它們絕對不會介意趁機捅史塔西一刀的。
而法肯裏奇作為防禦者,就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以全部軍隊來應對史塔西的攻勢。一增一減之下,似乎勝算就不是那麼了。
別忘了艾洛還將法肯裏奇的周邊基本都掃平了,西南部還有衛茨公國這個潛在的盟友,比起史塔西周邊那些恐懼著它擴張的國來,真的要強不少。
總之,接下來艾洛隻需要將領們一心一意地加固炎龍要塞一帶的防禦體係,等著史塔西在某早晨發起“突然的”進攻。
此時此刻,已經被數次強化的炎龍要塞周邊,幾個軍隊的指揮官們正在想盡辦法完成自己轄區內的防線。
法肯裏奇這一次為史塔西的進攻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不同於十二年前倉促的防禦,這次他們在邊境地區給史塔西的軍隊準備了整整十一條防線。
二十萬常備軍閑著也是閑著,所以在訓練和休息之餘,剩下的時間就是負責進一步強化防線了。雖然這些防線都不是什麼工程浩大的永備防禦工事,不過史塔西可沒有法肯裏奇這種可怕的發展速度,十二年過去,他們的軍隊並沒有產生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