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時代的前奏(五)(1 / 2)

隨著鐵石部落意料之外的變故落下帷幕,另一場新的變故又在遠方發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片大陸上的不安越來越明顯。而有些格外敏感的人也已經察覺了,那即將席卷大陸的狂瀾!

這一,一名法肯裏奇的使者在幾個護衛的保護下到達了史塔西的首都迪恩城,隨後他見到了喬恩大公,正式遞交了一份法肯裏奇國王維斯,與大將軍薩拉卡親自製定的和平協議書。

這份協議書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大問題,畢竟法肯裏奇在這一次的邊境戰爭中是被入侵的國家,法肯裏奇軍隊的一切反擊都是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而史塔西作為可恥的侵略者,自然在道義上受人唾棄。

而這個時候,戰爭打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兩個國家其實都非常尷尬:史塔西本來是想要入侵法肯裏奇的,結果法肯裏奇軍隊已經一口氣打到了陶卡巴境內;法肯裏奇本來是想要後發製人打敗史塔西的,沒想到史塔西的底子這麼強,而法肯裏奇的民眾卻有點支撐不下去了。

兩個國家其實現在都非常難受,一個是不太想打,一個是想打卻打輸了。所以這份和平協議在這個時候被法肯裏奇拋出來,其實是擁有著相當巨大的誘惑力的,況且史塔西本身也有些求和的意向了。

因為喬恩大公想要結束這一次失敗的入侵,鞏固一下因為戰敗而出現的國內不滿情緒。他在總結自己這一次戰敗的原因,發現其實自己身邊少了那麼一個可以打贏戰爭的將軍。

在喬恩大公早年的鐵血清洗之下,留存下來的將領們雖然忠心耿耿沒有什麼思想問題,不過缺陷也非常明顯。

包括史塔西的武官之首,也就是大將軍等人在內,這些人雖然堅定的支持著喬恩大公,不過卻都屬於能力不足的人,搞政治或者選擇站隊可能這些人都有一套都是高手,不過論起指揮作戰來,他們明顯沒有法肯裏奇的將軍們靠譜。

比如伊戈爾將軍,再比如最新上任的薩拉卡將軍,喬恩大公也有聽過他們,他隻恨自己當年做的太絕,以至於史塔西國內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都已經不敢露頭了。

另外一個讓喬恩大公想要結束戰爭的原因是三年下來,作為炮灰的陶卡巴仆從軍差不多都打光了,而史塔西本部的主力部隊也受到了巨大的創傷。

從繼承大公之位以來他精心選拔的那些基層指揮官們,如今十個裏還能剩下三個就不錯了,而士兵方麵,足有接近二十萬聽命於他的精銳部隊被法肯裏奇軍隊殲滅的殲滅,俘虜的俘虜,塔多亞帝國的“誌願軍團”也出現了不少損失。現在他手裏真正能用的部隊,差不多隻剩下了迪恩城附近的這些。

雖然真要咬咬牙,砸進去血本動員出又一個二十萬大軍也不是什麼非常困難的事,但顯然這對於喬恩大公來,情況已經不容樂觀了。

而塞菲公國那邊也出現問題了,喬恩大公原本打算按照當初征服陶卡巴的策略,軟硬兼施地對付它,而塞菲大公實際上也快要動心了,結果就是因為陶卡巴方麵的徹底戰敗,塞菲大公立刻開始想法設法地拖延起來。

他在等這場戰爭有一個結果,至少是一個更加明確的結果。同樣等著戰爭結果的還有科雷公國,他們也拿捏著到底應該向哪一方示好的決定,等著戰爭分出勝負。這兩個公國雖然不強,但卻相當狡猾,十分精通夾縫求生的策略,這讓喬恩大公也沒什麼辦法。

畢竟現在他已經身處大公之位,不可能再像年輕的時候那樣沒有後顧之憂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塔多亞帝國的物資援助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及時。主要的原因是哈瓦爾帝國難對付的程度也超過了塔多亞統治者們的想象,雖然哈瓦爾是四大帝國中軍力最弱的一個,不過好歹也是有著數百年積累的國家,絕對算不上好對付,更不用哈瓦爾還不擇手段地動用冒險者加入戰鬥了……

如此一來,喬恩大公用來當做救命稻草的援助物資,其實並沒有他預計的那樣有效。

當然法肯裏奇現在也確實不願意在東線和史塔西決一死戰,一方麵是因為三年的戰爭已經讓法肯裏奇的儲備物資出現了枯竭的趨勢,即使之前有著艾洛長達十二年的大輸血也不行;另一方麵法肯裏奇軍隊現在也確實沒有衝進史塔西腹地,徹底擊垮史塔西的實力。

進入陶卡巴境內的法肯裏奇軍隊隻有機動能力較好的十萬部隊,結果原本看上去龐大無比的十萬大軍進入到陶卡巴境內之後,竟然發現完全不夠用。

要知道,陶卡巴可是一個人口稠密,而且麵積不比法肯裏奇多少的國家,史塔西的麵積甚至還隱隱超過了法肯裏奇。

如今史塔西的西麵有著颶風要塞這座鋼鐵防線,貿然衝擊的話隻會造成大量損失。而從南麵進攻的話,又要先橫穿整個陶卡巴地區,再在史塔西廣袤的領土內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