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巨大變數(1 / 2)

在麥卡錫和喬恩大公決定讓史塔西軍隊主力部隊南下展開一場大決戰的時候,喬恩大公其實還瞞著麥卡錫擬定了另外一個作戰計劃。

而史塔西的高官還有將領們和喬恩大公想的一樣,那就是迪恩城絕對不能輕易舍棄!

這個想法無可厚非,固然鋼鐵要塞是史塔西經營了幾十年的防線,也是保證史塔西不會兩麵受敵的手段,但迪恩城作為史塔西的首都,有著更加重要的價值。

史塔西公國不同於法肯裏奇,喬恩大公對於這個國家的高度政治化侵染,導致了迪恩城在史塔西人心中有著比紮基夫在法肯裏奇人心中更加重要的地位。

雖然在維斯成為法肯裏奇的國王之後,他也開始加強王都在民眾眼中的價值,不過畢竟隻過去了十幾年,效果無法與喬恩大公家族近百年的努力相比較。

這也就使得史塔西有著更加強大的凝聚力,然而一旦首都有失,民眾受到的打擊也絕對大於法肯裏奇。

所以南下之戰拉開序幕,喬恩大公傾盡全部家當要力挺麥卡錫打一場命運之戰。但是迪恩城空虛的防禦無疑是所有人心頭的陰霾,所以喬恩大公開始想辦法增強國家中部地區的防禦。

就地動員老少婦女自然是必要的一環,可是誰都知道依靠這些烏合之眾是擋不住前任大將軍薩拉卡訓練出的虎狼之師的。即使最近聽薩拉卡因病去世,不過他的繼任據也是個狠角色,作風完全可以看成是另一個薩拉卡。

其實這樣也確實沒錯,藍笛卡爾這方麵的經驗不如薩拉蒙多,不過他手下可是有完全領會了薩拉蒙多意圖的加雷托,再加上藍笛卡爾的性格和薩拉蒙多區別不大,所以薩拉蒙多製定的那些戰略,基本都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換句話,法肯裏奇的大將軍隻是名義上換了新的,實質沒有任何變化!

思來想去,既然不能放任南部的法肯裏奇軍隊深入,中部的迪恩城又必須盡力保住,那隻能舍棄另外一個方向了。

所以喬恩大公決定放棄掉史塔西的西部,利用廣大的土地拖延法肯裏奇軍的腳步。隻要南部的大決戰能夠勝利,迪恩城又不被攻下,那麼西部的土地丟了也很快就能反擊回來。

就這樣,史塔西北方集群的兩個集團軍,同時也是喬恩大公最後可以隨意調動的近十萬步兵卷起鋪蓋,開始了自己南下馳援迪恩城的撤退之路。

喬恩大公的想法很簡單:西麵的那些地方我不要了,迪恩城有了這十萬大軍,就能再支撐一陣子!

而突然南下的史塔西北部集群,也確實讓法肯裏奇軍隊的指揮官感覺到壓力山大,畢竟憑空多出來的步兵確實增加了迪恩城會戰的變數。

一旦放任這十萬大軍集結到迪恩城周邊,那麼很可能讓迪恩城成為下一個鋼鐵要塞——法肯裏奇為了攻破鋼鐵要塞可是付出了非常嚴重的代價,它可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再打一次了。

實際上,現在強攻鋼鐵要塞固然給法肯裏奇不少戰略上的優勢,但它的後遺症還在法肯裏奇的占領區以及盟友那邊沸騰呢。

攻擊鋼鐵要塞的時候,法肯裏奇足足聚集了二十萬軍隊,而且還是在不影響史塔西南部進攻的情況下。這二十萬人是怎麼來的?

其中有一大半當然是從陶卡巴公國和衛茨公國那裏“借”來的!

十多萬年輕的生命被法肯裏奇人有意填了這個大坑,鬧出的影響可不會輕而易舉地平息,要是再來一次,估計陶卡巴甚至是衛茨地區,就都成了遊擊隊溫床了。任何一個所謂的聰明人的計劃,都不是毫無破綻的,至少那種一石二鳥的計策隻是表麵上看起來不錯,事實上後遺症並不少。

法肯裏奇是打著削弱占領區,並且可以減少自身損失攻占鋼鐵要塞這兩個根本目的去準備的計劃。

動員了陶卡巴地區的青壯,有意識地去消耗這些地區的力量,這個計劃聽起來不錯,也完全符合法肯裏奇的利益。不過細細研究一下就不難發現,這個看似一舉多得的計劃,無非是透支了陶卡巴人仇恨史塔西的情緒,以及對法肯裏奇的好感罷了。

人員兵力是依靠動搖地區情感換來的,這麼一也就得通為什麼維斯正在拚了命地想辦法援建陶卡巴了。

整個東線的法肯裏奇軍隊正在補充兵力,整訓軍隊。接收大量的蒸汽戰車和簡化版的蒸汽自走炮以及運輸車等裝備,為接下來的最終攻勢積蓄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