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張琴出事(1 / 2)

不知不覺,林凡已經在張大山的家裏呆了五,而就在林凡醒來的第二,張大山便再次從海上歸來,

得知林凡醒來,這幾他便一直沒有再外出捕魚,而是跟他打聽國內的情況,尤其是他的家鄉。

要知道,對於一個遠走他國,背井離鄉三十年的人來,對祖國和家鄉的渴望和可知,那簡直可以達到一種近乎瘋狂的程度。

這平常無從打聽還好,可一旦有機會得知家鄉的情況,又哪裏可能會放棄?

所有的思鄉情緒,在這一刻完全的爆發出來,一發不可收拾。

要知道,張大山可不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國內,而是在一個近乎原始社會的非洲,還是非洲最貧窮,最落後的地方,對於外界的情況,尤其是祖國的情況,可以是一無所知。

電視新聞?上網?別逗了!整個漁村,到現在還是用的油燈,至於電視,二十裏外的鎮之上,倒是有人家擁有,可是這關張大山什麼事?

張大山的老家在廣東深圳,三十年前,深圳也還隻是一個漁村。

不過現在,在得知老家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之後,是激動得老淚縱橫。

老家,便如同是自己的母親一樣,幾十年不見自己的母親,一朝突聞母親依舊很好,比以前更好,試問誰人能夠不激動?

原本,張大山還想問得再詳細一點,不過想想,再詳細一點的地名,估計林凡也不知道了,因此也就作罷。

而當張大山得知,自己的祖國已經發展成為了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則更是一陣的熱血沸騰,要知道,他可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三十年前,根本連飯都吃不飽,不然的話,也不會被人給騙到非洲來了。

盡管張大山已經五十來歲,但卻依舊如同一個求知的孩童一般,對於祖國的一點一滴,聽得都是非常的著迷,而林凡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一連幾下來,林凡和張大山可謂是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之交,再沒有絲毫的生疏感。

都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可是在異國他鄉見到自己的同胞,而且一個是背井離鄉了三十年,另一個是麵對自己的救命恩人,這交情發展的快,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這幾,林凡再跟張大山講述國內情況的時候,張大山也在跟他解釋著安哥拉的情況。

雖當年的安哥拉內戰已經結束,而當年反對派的首領薩文比也已經被擊斃,不過近年,薩文比的兒子薩文比卻是繼承了他老爹的遺誌,立誌要推翻現在的安哥拉政府,並且他還得到了許多以前老薩文比部下的支持,當然了,還有一些外國勢力的支持。

雖然張大山沒有,也不知道薩文比的背後都有哪些國家撐腰,但是林凡知道,這其中絕對少不了美國佬。

因為這個給自己貼上世界和平使者的國家,最喜歡幹的,便是幹預他國的內政,從來在戰爭當中獲得利益。

白了,什麼和平使者,那都是扯淡,利益才是他們所追逐的真正目的。

而這幾,林凡不僅跟張大山混的很熟,張琴也是有事沒事便去找他聊,因為她對於自己父親的家鄉,她也很是好奇,和充滿了神往之色,這一來二去,跟林凡便也成為了無話不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