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章 荊州水災(1 / 3)

詭譎的朝局,底層的波浪暗湧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越演越烈。

昭華十五年十二月,承王楚宸誕下一女,楚宸為之取名為楚菁。皇室添嗣,楚昭表現得猶為高興。

楚宸坐完了月子立刻就趕回了兵部當值,她能察覺到,兵部那些與她針鋒相對的人似乎變了,對於楚操的恭敬越甚。

昭華十七年,荊州洪災,水漫幾乎整個荊州一帶,洪水來勢凶凶,衝塌了修築的河堤,不僅淹沒了荊州一帶的水田,百姓流離失所,一時哭聲一片。

楚昭收到奏報,立刻下令賑災,並且立刻集結各州縣的兵馬,救民於水火,此事著政事堂及各部立刻安排下來,絕不能讓百姓再因朝廷的過失而受苦受難。

荊州之災是大昭自建朝以來遇到了最嚴重的災難,在明顯官吏清明的情況下,兵馬救危於難,救濟的糧食也速速地送到了荊州之中,戶部尚書孟於與吳用同往荊州指揮救濟之事,還有防止洪災再犯,趕緊的修築起堤壩。

這一修,孟於跟吳用就發現事情了。洪水退去之後,他們往河壩去一看,那都是什麼,全都是渣土,根本看不到半點堤壩的模樣。

他們剛想好好地查查,竟然遇到了刺殺,九死一生。若不是荊州裏的兵馬充足,他們怕是活不成了。

立刻將密折遞往長安,他們也想回京,但是他們雖然命大沒死,受傷頗重,必須要養段時間才能回京呐。

而在京中,楚昭收到他們的密折大吃一驚,“堤壩用的都是渣土,所以才會大水一來就將堤壩衝散了,以至於荊州百姓受此大難,非是天意,而是人為。有人貪汙!”

蕭其陳從拿到折子那一刻起就立刻馬不停蹄地送到楚昭的案前,此事除了他再無人知道。

“吳相與孟尚書在察覺此事後被人刺殺。”

“他們如何?”一聽說他們竟然被人刺殺,楚昭趕緊的站了起來追問,蕭其陳道:“兩位大人受了點傷,關無性命之憂。”

知他們無事,楚昭是大鬆了一口氣。同時她也擰緊了眉,“朕記得每州的河堤修築都是專款專用,由工部按照各州上報河堤,再由工部侍郎往各州河堤考察證實可行,再由工部尚書簽字,送戶部,再由朕批閱簽字,再發戶部撥款。款入各州,由刺使發放。”

蕭其陳道:“陛下,此案要查個水落實出。”

“自然是要查。天下初定未遠,百官俸祿比之前朝翻了一倍,還有春秋兩敬。最要緊的是,拿一州百姓的性命不當回事,朕必要一查到底,嚴懲不怠。”楚昭非常肯定地告訴蕭其陳,這個案子就算他不說,她也一定會查到底。

“你覺得,何人去查此事合適?”楚昭問了蕭其陳,蕭其陳道:“此案,讓承王和大皇子去。”

提議的人選,楚昭聽著一頓,很快明白了蕭其陳的意思,楚昭道:“朕想讓阿滿一個人去。”

蕭其陳一頓,“大皇子雖然聰慧,這兩年也接觸了政事,是不是太小了?”

“就是因為他小,所以朕才想讓他去。”楚昭恰恰看重的就是楚操的年紀,蕭其陳有些反應不過來。楚昭道:“照朕的意思安排,荊州之案,就讓阿滿去查,一查到底。”

蕭其陳皺起眉頭,但此事既然是楚昭定下了,蕭其陳也隻能答應下了去安排。

如此,很快都知道,荊州之案,楚昭派了楚操去查。

第一個反對的非是柴景無疑,荊州發生的事柴景也知道,立刻衝著楚昭道:“陛下,眼下荊州局勢不明,兩位大人在荊州遇刺,可見荊州的人喪心病狂,若是大皇子有所閃失,當如何?”

麵對這樣的質問,楚昭冷聲地問道:“柴卿,你覺得因為了怕火就應該把所有的火種都滅了嗎?”

“朕十一歲率軍殺海鹽,平天下,隻身入舊京謀劃。不過是讓阿滿去查個案子而已,瞻前顧後,不如不讓阿滿參與朝事了,如此什麼事他也不沾。”楚昭同樣不喜歡柴景那拿了楚操當命根子的態度,他是什麼人,到現在他還是沒記住,楚昭就是要讓他記住。

“臣,並無此意。臣,願護大皇子前往荊州。”柴景換了一種說法,表露自己想護著楚操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