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家,必定是跟錢莊案子有關,隻是竇家的人比鄭家和王家還有其它世家都聰明一點兒,貪心也沒那麼眼中,在查到他們頭上之前,他們狠心割肉,將從錢莊挖出來的錢財,全都還了回去,所以,百騎司找不到證據,自然就沒法兒證明竇家涉及錢莊案了。
就算是百騎司見到了通州錢莊的賬本,賬目都是完全正確的,賬本是平的,誰都說不出來什麼。
這道理就跟王家在登州的操作是一樣的,當時玄世璟也是挑不出王家什麼道理來,隻能用拍賣王家產業,來激怒王家,找到破綻,王家是想應付過去之後,再將錢財產業都弄回去,但是竇家,平了賬本之後,這事兒就過去了,不管是虧是賺,竇家都認了,隻要竇家從這個旋渦裏脫身,錢財產業就舍了。
這就是竇家高明的地方啊,錢財沒了,人要是還在的話,多少錢財以後都會賺回來的,人要是沒了,可就什麼都沒了,這可不是什麼丟卒保車的時候。
用錢財,換來一家的安穩,若是放在現在的朝堂上,跟那些世家來說,他們巴不得拿出錢財來換安穩,但是這說法要是放在今年剛剛開春的時候,他們肯定是嗤之以鼻的。
因為他們想不到,會有今天這麼嚴重的後果,他們也舍不得放手那些已經遲到嘴裏的肉,拿到手裏的錢,能想盡辦法的去平事兒,但是想要割舍利益,不可能。
不過,這世上可沒有賣後悔藥的,事到如今,也容不得他們後悔了。
時光不能倒流,發生過的事兒,不能當做沒有發生過,因為結局已經擺在眼前了,怎能忽視?
“竇家抽身的早啊,而且我不在長安的時候,也並沒有去特意針對竇家去查什麼錢莊的案子,百騎司查不出來,而我又沒有到通州去,難免忽略。”玄世璟說道:“不過既然竇家把這賬都給平了,現在也提起這事兒來,也就算不得事兒了,不然的話能怎樣呢?”
去跟李承乾說,竇家也參與過錢莊的事兒?隻是現隻知道竇家已經把賬提前給平了,我們找不到證據?
沒有證據,如何做事?
像來俊臣那樣,把竇家的人都抓了,挨個上刑?
這是行不通的。
就算這事兒跟李承乾說了,李承乾也不會再去處置竇家的,因為錢莊案子查證階段,已經過去了,又何必再將竇家拉扯進來?
而且若是真的要說的話,竇家人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先前是從錢莊借的錢財,後來把錢又給還了,那旁人又有什麼話可說呢?
本金?利息?竇家會給不起額外的利息?不過是破費一番罷了。
竇家是千年世家,累世高官,家產累積了有多少,不是一般人能想的到的,而且太穆皇後出身竇家,不管是武德朝還是貞觀朝,竇家極盡殊榮,僅僅是朝廷賞賜,就不知幾何。
李二陛下現在可還健在呢,竇家是李二陛下的親娘的母族。
種種理由和條件之下,竇家在錢莊這件事兒上,算是逃過這一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