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世璟心中倒是有些可惜,兩隻酒杯都是對準了高桓權才砸出去的,第一個的方向沒掌握好,第二個也是除了一點偏差,才落在了高桓權的桌案上。因為右手臂的傷口還沒有完全愈合,所以玄世璟現在無論做何,都是用的左手。
“璟兒,手臂上的傷口可愈合了?”長孫皇後目光如炬,看到了玄世璟的右手一直垂在下麵,便開口問道,隻是在這會兒提起玄世璟手上的傷,未免有些轉移話題的意思,但是在座的王公大臣心中卻是恍然大悟,這東山侯和榮留王太子之間,還有些嫌隙呢,倒是將這事兒給忘了。
大臣們各個都是人精,仔細想了想高桓權在長安城遇刺的前前後後,也難怪東山侯對高桓權不假顏色。
遇刺的時候作為一個大男人竟然躲在一個十歲的孩子身後,還有臉來求娶人家。
從未見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很顯然,高桓權在玄武湖遇刺一事,朝中的大臣早就通過各方手段打聽了個清楚。
玄世璟起身,躬身向長孫皇後行禮說道:“小臣身上的傷勢已無大礙,晉陽公主近日可還好?”
長孫皇後笑了笑,心中讚道,果然是個伶俐的孩子。
“兕子前些日子在宮外受了驚嚇,如今還在宮中靜養呢,怕是得將養一段時日,那日也多虧了璟兒,若不是璟兒拚死以護,兕子恐怕也不能全須全尾的在宮中了。”
玄世璟與長孫皇後聊的暢快,站在原地的高桓權卻是尷尬了,無論是玄世璟還是皇後娘娘,都是意有所指,無非就是當日自己遇刺時候的表現。
如今的高桓權早就悔不當初,當初若是不那麼做,哪怕是受點小傷躺在地上裝死,也比躲在後麵要強啊,看帝後二人的意思,恐怕自己求娶晉陽公主的事情,要完蛋了。
說什麼收到驚嚇,完全都是借口,高桓權心中想道,那日在船上,晉陽公主一箭三發還殺了兩個刺客呢,一個能殺人的小修羅,還會被嚇到?在宮中審問刺客的時候,那血淋淋的場麵,也沒見那小修羅動色一分啊。
說到底這件事情還是因為高桓權的表現太讓李二陛下失望,所以當初鴻臚寺傳出有番邦要與大唐和親的時候,李二陛下心中首先否決掉的便是高桓權,一來高桓權的人品實在是讓李二陛下看不起,二來,高句麗到了現在,恐怕與大唐和親,也改變不了現在的狀況了,大唐與高句麗之間,必有一戰,何必再搭進去一個公主呢。
“高桓權。”李二陛下放下酒杯,目光落在高桓權身上:“遇刺那日,你也在場,這好幾天過去了,你身體可無礙了?”
畢竟高桓權還是個王太子,怎麼說也得給人家個台階下。
高桓權拱了拱手:“啟稟陛下,小王已經無礙了。”
“那便好,你畢竟是高建武的兒子,若是在長安出了差錯,朕也無法跟你父親交待,切要記住,日後出門多帶些護衛,就算長安城金吾衛巡防再密,一旦發生這種事情,後果都是無法預測的。”李二陛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