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要救濟遼東,僅僅是凍瘡,就要先想辦法解決,解決之後,便是大筆藥材的投入,想到這個,玄世璟覺得自己的腦袋有點大。
“遼東乃是我大唐邊境國土,更確切的說,遼東乃是兵家重地,大意不得,這幾年來從朝廷上的動向來看,無論是高句麗還是與遼東隔海相望的倭國,皆不得不防,所以,此次遼東雪災比不得以往平常的災害,畢竟以往若是哪邊州府遭了災,朝廷僅需派人賑災便是,但遼東之地,牽扯諸多,不得不謹慎行事,依臣之見,玄侯所提之策雖說可行,但是若由東宮及武德殿文學館獨攬此次賑災事宜,略顯不足啊。”杜正倫起身說道。
“那依杜大人的意思呢?”李承乾問道。
“臣下以為,遼東駐有重兵,若是尋常災害,駐紮在遼東的軍隊應當有一定應變之策,但此次報災請援的折子卻是軍中送到宮裏,足以說明災情之嚴重,已不是軍中所能作為。”
“杜大人的意思是,遼東之事已不是東宮及文學館一應人士的能力範圍之內了?”王珪問道。
“正是......”杜正倫應道。
茲事體大,遼東之事必定在朝堂上掀起一番是非爭論,這不是東宮屬官能夠把控的,一旦朝堂上那些重臣發了話,他們這些人也是無可奈何,倒不如事前將此事放到朝堂上去。
不同於他人,杜正倫一邊考慮著遼東的災情,一邊也在思索著李承乾在處理此事上的得失,像玄世璟所說的那樣,事情做的圓滿了,李承乾得到的好處無疑是巨大的,連帶著李恪李泰還有東宮及文學館的人,得到的都是前所未有的好處,但是,一旦出現一點點的失誤,那李承乾必將遭受各方非議。
“杜大人為何如此無自信,偌大的東宮,我等官員難不成連遼東災情都無法應對嗎?杜大人何必妄自菲薄!”王珪斥道。
“各位大人,有話好好說。”李恪連忙出來打圓場:“兩位大人所慮皆有道理,至於該如何定奪,還是要由太子殿下來決定不是?”
“吳王殿下說的沒錯,兩位大人所說的都有道理,王大人所思慮的是否是前些時日東宮屬官屍位素餐之事,此番遼東的事情,正好用來為東宮的屬官們做個證明。”玄世璟說道。
雖說前些時日東宮的屬官裁撤了一批,但是現在李二陛下對於東宮諸多官員的態度依舊是有些不滿,在李二陛下看來,他派遣了如此多的能臣來輔佐太子,但是到最後東宮出現這麼大的問題,這些能臣們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這讓李二陛下對他們很是失望,態度也不由得冷淡下來。
王珪歎了一口氣,沒有說話,算是默認了下來。
“而杜大人則是考慮的較為周全,畢竟凡事都有兩麵性,好的壞的都有,也都要考慮周全,此番遼東一事,好處便在於無論是太子殿下還是東宮及武德殿文學館,都能得到極大的認可,太子與兩位王爺的聲望,也會在這件事中,被推到一個新的高度,但是,此事一旦出現一點點失誤,那對於三位殿下和東宮及文學館,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而東宮諸多官員的處境,將會比現在更加糟糕。”玄世璟繼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