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說當今陛下大肆誇讚了長安城的百姓,心中本就有些意動,又聽聞太子殿下當街賞賜“擁軍楷模”稱號,心中更是打起了小算盤。
“魏王殿下,太子殿下不日便到洛陽?”那名姓李的商人問道。
“正是,本王走在太子兄長前,就是為了幫太子兄長籌集物資,待他一到洛陽,接收了物資,便向遼東出發,洛陽富庶不輸於長安,若是本王在此......”
“魏王殿下不必擔心,雖說還有些時間可供殿下在洛陽向百姓募捐,百姓富庶,但能力始終有限,殿下,小人家中經營的乃是糧食生意,對於遼東的災民和戍守邊疆的軍士們,是不可或缺的東西,小人便捐獻出糧食五百石,若是殿下覺得不夠,餘下的,便以市場價格七成出售給殿下,如何?”那姓李的商人說道。
“善,有李老板這句話,小王便替遼東的百姓和將士們多謝李老板慷慨解囊了。”李泰笑道。
五百石糧食,也不少了,更何況洛陽僅僅是個中轉站而已,若是物資過多,對於運送來說,也是個問題,像是糧食這等物資,最好的辦法其實還是等到了山東等地再采購最為穩妥,山東距離遼東還算近些,在運輸商,也能省些力氣。
在做的眾人聽這姓李的商人如此提議,也紛紛提出五百的數量,七成的價格,李泰照收不誤。
一頓宴席,賓客盡歡。
李泰和杜楚客回到在洛陽城內的別院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了,中午的一頓宴席,一直吃到傍晚,這時間,也是夠長的,談完了讓眾多商人援助遼東的事情,剩下的時間,便是眾多商人在巴結李泰了,畢竟一個親王靠山,不是洛陽城的這些官員能夠趕得上的。
這些人打的主意,倒是跟十多年前的玄世璟一樣。
官家有人好辦事,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鐵律。
席間李泰倒是喝了不少酒,一回到別院,杜楚客便吩咐下人煮些醒酒湯來,冬日裏氣候幹冷,喝了酒,若是晚上稍有不慎,次日便會頭痛欲裂,這種滋味兒,可不好受些。
“老杜啊,洛陽城的商人們都敲定了,本王這一趟洛陽之行,也算是成功了大半,至少不會在大哥來洛陽的時候,本王兩手空空的跟他交代。”李泰笑著說道。
“是啊,加上長安城那邊玄侯籌備的物資,此次太子殿下的遼東之行,定會圓滿。”杜楚客緊了緊身上的披風,又將火盆之中的炭火撥弄的更旺一些。
“還不算完呢,老杜,一會兒派人去與洛陽當地的官員接觸一一番,明日在洛陽城張貼告示,搭建募捐的棚子,怎麼說今日與那些商人們說過的話,也該讓他們看見咱們的行動,不然他們還以為本王在與他們空手套白狼呢。”李泰吩咐道。
“是,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