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6章 東山縣令(2 / 2)

“哦?何事?”玄世璟問道。

“下官查探到,您這莊子上原本僅有七十餘戶人家,剩餘的人多數都是十多年前遭了災的災民搬遷過來的。”

玄世璟點了點頭,示意縣令繼續說下去。

“本來這件事情應該是下官的職責,隻是這些年來您不在長安,下官也不好不打招呼直接給您將此事辦了,還望侯爺見諒。”東山縣令說道。

聞言,玄世璟想起了昨日馮浩說的東山縣莊子上莊戶門土地耕種的事情,與縣令所說無異,因此便大致的猜出,這東山縣的縣令指的,可能就是這土地分配的事情。

“縣令大人說的可是東山縣莊子上莊戶門的土地分配的事情?”玄世璟說道。

“正是......侯爺,下官打聽到,您這莊子上的外來戶都是原本山西鳳凰縣的百姓,他們如今的戶籍仍舊在鳳凰縣,而且在那邊,他們的名下也依舊分有土地,現在他們在東山縣定居,依照朝廷的律例來說,這些人是不會被分配到土地的,侯爺您看這事兒......”東山縣令有些為難的看著玄世璟,若是平常莊子上有這種情況,府衙早就一紙令下將這些百姓遣回鳳凰縣了,可是這東山縣的莊子不同與他處,一般若是勳貴封地上出現這種情況,當地的縣令都會去詢問主家,看看主家的意思,主家要留下他們,便也就留下了,土地的事情由主家協調過後再上報府衙。

可是東山侯府這邊,十餘年未曾處理此事,東山縣令也曾找過馮浩,隻是馮浩也不知該如何處理此事,當時在此事上唯一能做的了主的便是晉國公夫人王氏,隻是當時王氏僅是同意這批災民在莊子上安頓下,後來便沒了音信,這事情,一拖也就拖了十年。

“對於此事,縣令大人有何看法?”玄世璟詢問道,畢竟對於大唐的律例,縣令比玄世璟要熟悉的多。

“額......這......”東山縣令沒想到同樣一個問題又被玄世璟給問了回來:“侯爺,依照下官看來,這東山縣地處平原,耕地廣袤,若是府上屬意這些人在此長住的話,倒是可以將這些人的戶籍全都移到東山縣來,那這樣,他們在山西的戶籍與土地,將會被朝廷收回,分發給其他百姓或者是留待著分封給哪位勳貴......”

“如此的話,此事等明日馮浩去府衙的時候,再帶去本候的決定吧,畢竟這關乎人家的籍貫,也得問問人家本人是否同意。”玄世璟說道。

“侯爺說的有理......”

在東山縣,侯府需要借助縣令在莊子的建設方麵行方便,而縣令則需要仰仗侯府來爭取到足夠的政績,所以二者也算是相輔相成,隻不過,勳貴封地上的縣令,總是比其他縣的縣令要難做一點,聰明的,便會平步青雲,死板的,除了得罪勳貴之外,可能一輩子也就稀鬆平常了,若是真的將勳貴得罪狠了,這仕途,也就走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