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3章 主考官(1 / 2)

原本常科的考試最終是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來這一差事就落在了禮部侍郎的身上,再後來,超朝中的大臣們便看中了這其中的門道,這主考官員,也就成了眾人爭搶的香餑餑了。

說白了就是提前套關係了。

一般來說大唐的考生分為兩種,一種是生徒,一種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經過層層的篩選留下來的,才有資格參加吏部的選拔官員的考試,這些生徒和鄉貢被分到考場之上,等經過了吏部的選試才會被委派官職,而沒有考中的考生,也就隻能先去節度使手底下擔任幕僚了。

所以這選試的主考官,是非常吃香的一個職位,雖說世家看不起寒門考生,但畢竟也是一條人脈不是,多一點總一少一些要好的多,更何況如今朝堂上,寒門官員的地位也較之前高了那麼一點點,隻要做了主考官,那與考生之間,便多了這麼一個門生的名分,雖然比不上師徒關係來的這麼牢靠,但是一般考中的官員,還是會顧念這名分的,這也是為何朝堂上這麼多世家官員盯著這個主考官的位子的原因。

“啟奏陛下。”正在玄世璟愣神之際,朝堂上文官當中一名官員手持著勿板走了出來:“微臣以為,這曆來選試過後,都是由吏部來安排之後的事情,因此,臣以為,春闈主考一事,應由尚書右仆射高大人擔任。”

此人口中的高大人,便是如今正就任吏部尚書右仆射的高士廉。

此提議一出,先前支持長孫無忌的朝臣們便啞口無言,眾人皆知,這高士廉乃是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後的舅舅,當年兄妹兩人父母雙亡,正是被高士廉一手養大的,有這層關係在,如何再去爭?

李二陛下的目光落在了高士廉的身上,對於這個提議,李二陛下也是心動的,原因無它,自是因為高士廉涉獵古今,必術明達,臨難不改節,當官無朋黨;所乏者骨鯁規諫耳。這幾句話,便是李二陛下對高士廉的評語。

就任主考官一事,單單是高士廉當官無黨朋這一條,就足以讓李二陛下信任。

“啟奏陛下,老臣以為,臣年事已高,恐有力不從心.......”

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眾人以為這事兒能夠塵埃落定的時候,高士廉自己站出來將這香餑餑給推了出去。

“舅舅過謙了。”李二陛下也沒想到高士廉會站出來推脫:“若是舅舅擔心,那今年吏部的選試,便友蕭愛卿與舅舅共同主考便是了。”

蕭瑀和高士廉一樣,都是朝中德高望重的重臣,若說高士廉是涉獵古今,難不改節,那蕭瑀便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蕭瑀個性正直,為人剛正不阿,光明磊落,就是因為這耿直的性子,沒少得罪李二陛下,頭頂上宰相的位子也是來來回回走了四五次了,估計他自個兒也知道,被貶出去,過兩年仍舊可以卷土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