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抬起頭來看向玄世璟,見玄世璟正麵帶微笑的看著自己,嘴角微微上揚,嘴角也露出一個笑容。
“好。”脆生生的應了一聲,晉陽歡快的走向那三匹健馬旁邊,挑了一匹看上去是三匹馬當中最高大的一匹,熟練的抓住韁繩,翻身上馬。
玄世璟和李泰兩人相視一眼,無奈一笑,隨後也走到各自的馬匹邊,翻身上馬。
獻陵位於長安城外的土門縣,隸屬京兆府,武德年間設一道,為富平道,歸驃騎車騎統轄,不久之後,富平道又被改為玄武軍,當年李淵將獻陵的位置選在這裏,也算是十分恰當了。
東山縣離著富平道不近,騎著馬得小半個時辰,原本富平道改成了玄武軍之後,便成了軍事重鎮,李淵下葬後,駐守在這裏的玄武軍也遷到了別處,僅僅留下了為數不多,也算是幫著看守李淵陵寢。
獻陵的陵園十分的壯觀,但是相比於前朝一些皇帝的陵寢,還是顯得質樸了一些,這也與建造獻陵時候的條件有關,那個時候的大唐可是一點兒都不富裕,到了貞觀年間,李二陛下還被突厥狠狠的洗劫了一回,經過幾年的時間恢複了過來,又是大動刀兵的去北方草原上報仇,哪兒有錢財來修建陵寢,也正因為如此,李淵在位的時候修建的獻陵,石刻較多的維持了前朝的特點,工藝粗糙簡單,麵貌凶悍,體積也是較大,但是卻又不失渾厚質樸,健壯豪放,剛毅沉穩,氣宇軒昂,整座獻陵坐北朝南,分為內外二城,規模十分宏大,內城四門各有石虎一對,這些都是李淵出殯那天玄世璟在獻陵所看到的,因為當日李淵下葬的整套儀式十分複雜,玄世璟也沒有興趣對一個早年間想要自己命的人多麼的恭敬虔誠,所以當時站在一眾大臣勳貴之間的玄世璟,實則是在不住的四下打量,或許這個時候的獻陵還沒有日後來來回回修建增補後的宏偉精致,,所以在獻陵之中,隻要隨意的走一走,除卻廟堂之外,剩下的,便是一覽無餘了。
玄世璟陪同晉陽到了獻陵,從陵園的大門進去,直接去了廟堂,李元景在獻陵守陵,也是有人看守的,不是說隻是住在獻陵內就可以了,而是要每日在獻陵的廟中燒香祈福,或者抄寫經文什麼的,所以,想要找人,倒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在獻陵駐守的,有一部分是玄武軍中的軍士,因為獻陵離著原先玄武軍的駐地不遠,現在大部分玄武軍雖說已經撤離了富平道,但是仍舊有駐紮在這裏的軍營,李二陛下也就就這這方便勁兒,讓玄武軍輪番來巡守獻陵了。
其實也是想順帶著看守住李元景,謀劃著造反的主謀卻能夠安然的在長安城活下來的,到如今為止,也就隻有李元景一人罷了,對於這個,李二陛下心裏估計也是別扭的很,所以對於李元景,自然也是有時無時的上了點兒心。
三人牽著馬走在陵園內,到了獻陵的廟堂前,玄世璟便喚來在陵園內打掃的太監,吩咐了一番,那太監便找了個同伴,將三人的馬匹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