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既然是愛妃的心意,朕若是不吃,豈不是辜負了愛妃,對了,讓下邊人安排一下,今天的晚膳,朕就在你這裏用了。”李二陛下說道。
“是,臣妾一定讓下邊的人好好安排。”楊妃笑道。
晚膳既然要在這裏吃,那晚上肯定會在這裏下榻了,對於這個,楊妃心裏還是很高興的,雖說身為四大妃子之一,但是若是籠絡不住陛下的心思,在這後宮之中,還沒有一個受寵的才人來的實在不是。
現如今後宮中的女子,長孫皇後高高在上,與陛下伉儷情深,後宮之中無人能工比肩,而韋貴妃家世顯赫,娘家的勢力也是她在後宮中的依仗,所以陛下對於韋貴妃,自然是相敬如賓,陰妃有齊王李佑,如今在封地也是風生水起,雖說不似李泰那般受寵,但也是備受陛下器重,而燕妃,說起來與他們楊家也有些關係,是楊溫外甥女,生越王李貞,在後宮之中頗受敬重,所以說起來,四大妃子當中,除卻陰妃家裏與李家鬧的不愉快之外就剩下自己這個頭上還頂著前朝公主名號的了,因為自己的父親是隋煬帝的關係,無論是朝中還是後宮,都要小心翼翼,謹慎而行,因此,陛下的寵愛對於楊妃來說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了。
“愛妃,昨日恪兒進宮,可到你這邊兒來過?”李二陛下問道。
楊妃聞言,笑著回應道:“自是來過的,恪兒這孩子孝順,每次進宮都要來臣妾宮裏探望臣妾,隻是除卻上朝之外,恪兒一直在外麵帶兵,進宮的機會著實不多,有時候啊,臣妾還真是想念的緊呢。”
“恪兒文武雙全,在諸多皇子之中也是數得上的,既然有本事,朕自然是要多多倚重的,說白了這大唐的江山,未來還是要看他們這一代人啊,恪兒與李泰,算是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了。”李二陛下感慨道。
“能得陛下的青睞,也是恪兒的福分,不過昨日裏見了恪兒,臣妾不由得想起了愔兒,年後愔兒去了封地之後就再也沒有往長安來過信了,恪兒還好,一直在長安,若是想見了,跟陛下您討要一恩旨,也就讓恪兒進宮了,可是愔兒,山高路遠的,一年倒頭也見不了幾次......”楊妃頗為傷感的說道。
“是啊,不過孩子們都大了也不能一直圈在長安。”提到李愔,李二陛下隻是心中歎息一聲,自己的這個兒子,在封地可著實不安生啊,已經有好幾道彈劾的折子被他壓在書案上了,私下裏也寫過信責備過,隻是似乎沒有什麼成果。
“不說這些傷感的事情了。”楊妃勉強打起精神笑了笑,提到李愔,楊妃的心裏也是十分擔憂,生怕那些人在李恪和自己這邊碰了釘子轉頭去找李愔。
李愔是她身上掉下來掉一塊肉,是個什麼德行,楊妃心裏也十分清楚,正是因為明白,所以才會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