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若是以泉蓋蘇文派遣刺客到長安為借口,恐怕不妥。”褚遂良拱手說道:“現如今雖說高句麗國內高建武與泉蓋蘇文爭鬥的厲害,且高建武也已經呈頹勢,但是高句麗名義上的皇族仍舊是高建武這一支,不但如此,高建武還是陛下親封的榮留王,若是此時出兵,怕是會落人口舌啊。”·
“陛下,咱們不妨可以利用這一點,高建武與泉蓋蘇文現如今打的激烈,高建武將他的兒子高桓權遣送到長安,一來是他對大唐的一個態度,另外一點,不就還是希望咱們大唐能夠支持他麼。”李孝恭站在地圖前麵笑道:“既然如此,咱們就大大方方的帶著病過去,就在遼東駐紮,高建武與泉蓋蘇文鬥,依我看,現在的形式對高建武十分不利,高建武也撐不了多長時間了,到時候高建武一倒台,咱們大軍就能從遼東,揮師東進,先取遼東城,同時派遣一上將率水軍渡海襲占卑沙城,接下來就是安市城,若是能順利攻克安市城,那此次遼東用兵的目的,便就已經達成一大半了,隻是這安市城,是塊難啃的骨頭啊。”
“河間王說的不錯,這安市城,乃是整個高句麗的門戶之城,高建武修建的長城,自東北扶餘城,西南至海,好在現在還沒修建完畢,若是修建完畢,大唐再想對高句麗用兵,可就難了。”劉弘基站在李孝恭身旁,同李孝恭一樣,看著掛著的遼東地區的地圖,上麵已經標注了高建武所要修建的長城的位置。
“可是現在,兩位,咱們大唐,可有能夠派遣出去的水軍?就算是從平州,安東都護府沿海地區派遣水軍襲占卑沙城,航行的距離也不算很近,若是沿岸而行,怕是也達不到偷襲的目的,隻要大唐的水軍一到卑沙城水域的附近,就會被高句麗的士兵發現,而且,卑沙城沿海還有許多高句麗的漁船,如何能夠保證我大唐的水軍,不被這些漁船發現。”長孫無忌說道。
“長孫大人,軍船總比漁船要快的,隻要速度夠快,大唐的水軍,就能夠迅速搶占登錄,襲擊卑沙城,據我所知,因為卑沙城的位置原因,高句麗並沒有在卑沙城放置太多的兵力。”李孝恭指著地圖上卑沙城的位置說道,所以,水軍一旦登陸,就立即發動襲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有八成的可能,一舉拿下卑沙城。”
“我同意河間王的看法。”劉弘基也附和道。
“陛下。”長孫無忌見再與李孝恭和劉弘基爭論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打還是不打,還是李二陛下才能夠決定的,還不如將話語權交給李二陛下,讓他去權衡利弊,雖說不動兵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沒喲,現在褚遂良和長孫無忌還有李孝恭和劉弘基都把戰與不戰的各種因素分析了出來,相信李二陛下心中也已經有了定論了。
李二陛下站在遼東地圖前看了良久,也想起了在這之前,為了這一次動兵所做好的準備,現在連百騎司都已經派遣到遼東去了,絕對不可能是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幾句話就能夠動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