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這裏並不是偶然,而是玄世璟琢磨著,待在這裏,等到斥候開始輪值的時候,下半夜出城的那些斥候,玄世璟就能夠大概的知道他們往哪個方位聚集了。
至於為什麼要潛伏在西門,西門正對著的十裏外,就是大唐的大軍營地,自然是這個方向的斥候最多。
想要躲在背後敲悶棍,也是個技術活。
玄世璟等人出來的時候就已經不早了,隱蔽起來等候了一段時間,玄世璟的視線之內便出現越來越多的斥候朝著遼東城彙集而去。
這時,遼東城的城門外已經彙集了不少斥候,但是遼東城的大門,卻是沒有打開。
見到此情此景,玄世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目光緊緊的盯著城外的那些斥候還有遼東城的大門。
少頃,城門打開一條縫隙,幾名高句麗軍士走出來,在這些斥候的隊伍中間不斷的穿梭。
由於距離太遠,他們在做什麼,玄世璟還真看不清楚,隻是不久之後,城中出來的幾名軍士回到了城中,緊接著城門的縫隙便更大了,城外的斥候開始魚貫而入。
並不是所有的斥候都從西門進城,剩餘的小部分斥候都分散開來從其它三處城門進入遼東城。
這都這麼久了,遼東城的防衛竟然還是這樣的嚴格,看來陛下把遼東逼的還真是緊迫。
這些斥候進城之後,不多時,城中便又出來一波斥候,有騎馬的,有步行的,都是布衣打扮,若非現在形勢不一樣,那些做布衣打扮步行出城的,還真看不出,這就是遼東城的斥候。
隻不過在玄世璟眼皮子底下出城,便注定了當中一些人的悲劇。
騎馬的玄世璟沒法兒打,難不成步行的還收拾不了?
而且看到他們的衣著,玄世璟也有了大膽的想法,這些斥候傳成這個樣子,遼東城的人知道,城牆上的守衛也都知道,所以這些人的這身皮,玄世璟倒是覺得能利用一下。
府兵集合的地點是西門城牆下,而為了不發出聲響,府兵們都穿戴盔甲,僅僅是腰間掛了長刀,刀鞘還被黑漆通體塗抹了一番,畢竟破開城門之後,接下來可就是短兵相接,不帶兵器,十成十的取死之道。
想到此處,玄世璟蟄伏了一會兒之後,便悄然離去。
三百府兵離著遼東城的距離僅僅有五裏地,剛好在遼東城斥候與大唐斥候偵查的交界線,遼東城方圓五裏外,高句麗的斥候是不敢輕易踏足的。
所以這些出城的斥候活動範圍便是這西門往外五裏的距離,這段距離若是發現敵情,騎馬的斥候足以回到城中稟報消息,遼東城也能及時做出反應。
隻是今天的淩晨,這些斥候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玄世璟清楚的記得那些身穿布衣的斥候離去的方向,隨後便悄悄的摸了上去。
若不是之前在東山縣訓練府兵的時候玄世璟也經常跟著一起折騰,恐怕幾天晚上玄世璟還真麼有這麼多的體力去應付這些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