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玄世璟站出來:“臣以為,可以將高桓權送往安市城。”
玄世璟的話讓朝堂上的眾多大臣一愣。
將高桓權送到安市城去?什麼意思?眾人不禁開始沉思玄世璟所說的話。
“善!”李二陛下眼中一亮,準了玄世璟的提議。
長孫無忌回過頭,看向玄世璟,眼中閃過一絲複雜。
玄世璟的這條計策,夠毒,將高桓權送到安市城去,高建武雖然死了,但是仍舊是大唐冊封的榮留王,高桓權身份現在雖然尷尬一些,但是與楊萬春之間,仍舊是君臣的關係,高桓權是君,楊萬春是臣,高桓權到了安市城,楊萬春一定會奉為上賓。
那個時候,高桓權就不算是在大唐手中了,所以楊萬春也就放心了,極有可能,楊萬春會奉高桓權為榮留王,以收攏民心對抗泉蓋蘇文。
即便楊萬春不這麼做,隻要高桓權在安市城中,泉蓋蘇文就不會放心,他與楊萬春之間,必然發生摩擦,以及戰爭,這樣大唐就能坐收漁翁之利了。
所以,玄世璟的這條計策,就是赤果果的惡心高句麗人的,高桓權雖然是個廢物,可是身上流著的是高氏王族的血,泉蓋蘇文上位之後大肆屠殺高氏皇族的人,現在高句麗境內的高家人,男丁全都被泉蓋蘇文斬殺,雖有遺漏,但是在泉蓋蘇文的追不下,恐怕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
所以,高桓權身上的血統,現在對於高句麗來說,可是比較寶貴的。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將高桓權送到安市城之後,楊萬春不會待見高桓權,甚至有可能暗中將高桓權除掉,與泉蓋蘇文一樣造反反了高氏皇族。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楊萬春對高氏皇族的忠心,這種東西,誰又能說的清楚呢?手握重兵時間長了,而且現在高句麗成了這個樣子,難免心裏會有點兒什麼別的想法。
若是楊萬春不待見高桓權,為了以絕後患,高桓權在安市城,絕對沒有活路,一旦高桓權死在了安市城,那楊萬春可就攤上大事兒了。
泉蓋蘇文一稱王,楊萬春就成了高句麗百姓心中的希望,希望破滅了,安市城內,可就要亂了。
高句麗越是混亂,留給薛仁貴的機會就越多,至於高桓權的死活......
哼,一個高句麗人,是死是活,與他何幹。
這一下子,一定要讓高句麗幾十年之內翻不過身來。
高句麗出了一個泉蓋蘇文,雖然其能力出眾,對於高句麗來說,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至少泉蓋蘇文想要破而後立,但是他卻錯在在高句麗還是大唐附屬國的時候發動政變,在高建武還沒與大唐徹底決裂的時候發動這一切。
要是時間再往後推一些,等到高建武修完了長城,與大唐關係淡漠之後再做這一切,結果可能就不太一樣了,雖然還是會麵對大唐,但是卻不至於衝突的這般激烈。
“陛下。”房玄齡站出來說道:“東山侯此計雖好,但是若是陛下肯下一道旨意,這效果,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