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實話,後宮,離著朝堂,著實不遠。
但是對於武媚有難度的是,在這後宮之中,她興不起風浪,攪動不了渾水,畢竟上頭有個長孫皇後一直在管理著偌大的後宮,她在長孫皇後的眼皮子底下,做什麼都是小心翼翼的。
至於要對付太子,將太子拉下馬,這件事兒她也是精心策劃了良久,先前韋靈符和稱心的事兒被中途發現,無疾而終,整個後宮之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好一陣子,暗中也死了不少人,讓武媚著實收斂了一陣子不敢動彈,這次卻仍舊如此。
她還沒有動手,卻是已經被東山侯猜到了一些端倪。
太子聽了東山侯給他的傳話,往後出長安城,定會嚴加防備的,再想下手,可就不容易了。
不過,也不是沒有機會。
這回太子要是出了事兒,朝堂上可就先亂了套了,哪兒還能管得到後宮怎麼樣。
“你出城去聯係那些人,讓他們暫時不要有什麼大動作,一切等太子下次出城狩獵再說。”武媚說道。
“是,武姐姐。”小宮女應聲道。
小宮女離開了裏屋,武媚的眼神逐漸的冷了下來,為了自己的將來,現在隻能放開膽子去做,失敗了,大不了在後宮之中蟄伏,若是成了,下半輩子的日子就有盼頭了。
太子東宮,李承乾聽到玄世璟讓小太監帶給自己的話,隻是點了點頭,隨後讓身邊兒的書童將人送出了東宮。
“殿下,東山侯這般說,可是神侯府那邊打聽到了什麼人要對太子您不利?”
“小璟沒說,本宮也不知道,總之,最近一段日子本宮也暫且沒空出宮,就在東宮先待一段時間,若是出宮,多帶些人嚴加防範就是了。”李承乾說道:“小璟不會平白無故的專門讓人來傳話。”
剛開年,事情確實不算少,朝中大多繁瑣的事情都是李承乾在處理,隻有機要的奏折和一些特殊的事情,才會由德義篩選出來送到李二陛下的書案上供李二陛下禦覽決策。
至於李承乾想騰出空來出宮打獵,得等上一段時間了。
陽春三月,大地回春,長安內外一片生機盎然,高桓權被李恪挑選出來的玄甲軍精銳已經送到了安市城,如同朝堂上的眾人所料,楊萬春果然對高桓權奉若上賓,高桓權身上有李二陛下的聖旨,是大唐冊封的新的榮留王,楊萬春忠心於高氏皇族,自然默認了高桓權的身份,是不是大唐冊封的對他來說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他與高桓權在高句麗境內,占的是民心,占的是大義。
薛仁貴在遼東已經收攏了遼東的諸多兵將,而周邊各州府的兵馬調動的命令也已經到達了當地,遼東之地,硝煙彌漫,隨時都會打仗,尤其是楊萬春與泉蓋蘇文之間。
四月,侯君集帶著大軍從隴西回來了,大軍駐紮在長安城外百裏,侯君集帶著一幹近衛連夜進了長安城。
等待他的,將是禦史台彈劾的奏折。
高昌一國在西域屹立百年,又處於大唐與西域各國之間的商道上,積攢下來的財貨也是個可觀的數字,侯君集這一票幹完,朝廷若是不管不顧,估摸著能夠侯君集一家子坐吃山空好幾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