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雀和恪兒是朕留在長安培養,將來會成為承乾的左膀右臂,若是其它皇子也有這般才能,朕絕不吝培養,隻是這稚奴,觀音婢,從小稚奴跟在你身邊長大,性子溫和,隻是在大是大非上卻沒有學得你一絲半點,為人處世不足,性格太過怯懦。”李二陛下說道:“今日德義稟報於朕,說白日裏稚奴去了冷宮,想要見那武才人,隨後又去了兕子那裏,估計是想讓兕子到朕這裏求情,你不覺得,稚奴對武才人的態度,有些不同尋常嗎?”
長孫皇後聞言,陷入了深思,她是想不到李治已經與武媚走到一起了,還背著所有人有了一夜風流。
她想不到,自己的兒子會與他父親的小妾有染。
但是之前李治還未成親,人在宮中的時候,長孫皇後便聽說過李治與武媚之間的事,那是武媚當初被李二陛下送去了掖庭浣衣局,李治求人去說情,這才驚動了長孫皇後。
後來派身邊兒的宮人出去打聽一番,這才知道李治與武媚之間的友情。
因為李治的性子的問題,所以李治在宮中朋友不多,關係要好的,就隻有一個與他從小一起長大的晉陽公主,當初武媚幫了李治之後,李治便一直感恩在心,一來二去,兩人便熟絡了。
這種友情,長孫皇後並沒有往心裏去,也隻是在李治過來請安的時候暗中提點兩句,讓他不要與他父皇的妃子走的太近,免得遭人病垢。
誰承想事到如今,李治與武媚之間竟然發展成了這樣。
“陛下,雖說稚奴在宮中與武才人走的近了些,但是臣妾覺得,這也是因為稚奴之前在宮中朋友不多,性子木訥不善言辭的關係,早前武才人幫過稚奴一次,這孩子就記載了心裏,一來二去在宮中見到了打個招呼聊會兒天也是正常,至於這一次,稚奴的行為的確是有些過了,關於封地的事,陛下可想好了?”長孫皇後為李治說過幾句好話之後轉而便問起李治封地的事情。
長孫皇後一共三個兒子,李承乾身為太子,常駐長安,而李泰身為魏王能夠一直在長安不去就藩就已經是極大的榮寵了,她不指望著自己所有的孩子都被留在長安,孩子長大了,總要自己出去闖闖,而且,都留在長安也未必見得是件好事。
“岷州刺史一位尚還空缺,朕打算將稚奴外放到那裏,而且岷州距長安也並不是很遠。”李二陛下說道。
“岷州......”長孫皇後略微一沉吟:“倒是離著吐穀渾不遠,與河州相忘,陛下打算讓稚奴領兵?”
岷州是大唐離著吐穀渾最近的一所大城池,岷州多山地,算不上富庶,但是也算是對李治的考驗,若是將他派去蘇杭兩地,也就難有作為了,相反去這等苦寒之地,也是時勢造英雄。
李治的性子就應在這等惡劣的環境之中加以磨礪,李二陛下打算將李治先放在岷州過上幾年,讓他知道一些民間疾苦,別總是將自己困在宮中,困在長安,困在福窩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