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2章 辯駁(2 / 2)

“按照玄侯這般說法,這玄甲軍,豈不是永遠都不用換將了?”那人反駁道。

“也不能這麼說,若是正兒八經的換將,一點兒問題都沒有,現在問題關鍵是,大人這已經是屬於在排擠吳王殿下了,軍中的漢子最是重感情,吳王又是個愛民如子的,要是讓玄甲軍知道,吳王是因為在朝堂上被排擠走的,雖然不至於嘩變,但是軍心不穩,怕是一定的。”玄世璟說道:“不知道禦史大人最近有沒有關注北方的消息,若是軍心不穩,北方亂起來,禦史大人要上前線提著橫刀打仗嗎?”

“簡直是危言聳聽!”禦史台的人對著玄世璟一甩袍袖,很是不屑。

“這一點,玄侯倒是沒有說錯。”破天荒的,長孫無忌站在了玄世璟這邊,說完之後,拱手對著李二陛下說道:“啟奏陛下,北方傳來奏報,薛延陀部,兵馬已經到達我大唐邊境,據北庭那邊傳來的消息,這回薛延陀怕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的要進犯大唐了固安公崔敦禮已經在北庭厲兵秣馬,以備戰薛延陀。“

“薛延陀,反反複複,已經耗盡了朕對他們的信任,李績。”

“臣在。”李績抱著勿板出列。

你即可帶你部眾啟程前往北庭,協助固安公備戰薛延陀,這回定要打疼他們。“李二陛下說道。

事實上不僅僅是一個薛延陀,北方的遊牧民族,突厥、回紇、室韋等,都是能說翻臉就翻臉的部眾,也就是現在大唐強盛,他們蟄伏在大唐的羽翼下過安生日子,若是有一天大唐衰落了,第一個來中原大地撈好處的就是他們。

朝堂上也隻是點了將,具體的聖旨還需要通過三省下發,畢竟一軍之中無二帥,誰主誰從李二陛下還要定奪一番。

北方薛延陀的事兒衝淡了禦史台對李恪的彈劾,玄世璟都站出來反駁禦史台了,而李二陛下的態度也很明顯的向著李恪,加上長孫無忌,禦史台的人也就蹦躂不起來了。

聞風而奏是事實,但是即便是禦史台的耿直大臣,在朝堂上也得會看風向,不會看風向的,早就不能站在這太極殿了。

李恪有驚無險的留在了玄甲軍中,這幾天因為李愔的事兒,李恪已經很少出府了,除卻玄世璟去吳王府上勸說李恪之外,李泰也成了吳王府的常客。

李泰勸人就沒有玄世璟那麼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分析那麼多大道理了,就一句話。

“你和蜀王全都搭進去,楊妃怎麼活?”

一句話,讓李恪安靜下來,老老實實的在吳王府中呆著,躲過這陣風頭。

李愔沒了,至少楊妃還有李恪這麼個優秀的兒子,楊妃也知道,為了自己那不成器的幺兒,把李恪也搭進去,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