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9章 戰爭與和平(2 / 2)

“無論是正麵對上,還是像上次一樣,同等人數,臣莊子上那五百府兵,必勝,就算對方人再多些,臣也有信心。”玄世璟說道。

“你倒是自信,那支府兵就放在你莊子上吧,總有一天會用上的,不要著急。”李二陛下說道。

“好兵總要去見血,但是臣還是聽矛盾的,都是人生父母養的,送上戰場,都是莊子上的子弟兵,臣也希望他們優秀,可是一個兵的優秀,總是要付出代價......”玄世璟說道。

“你憂心的,也不過隻是你莊子上的那些子弟兵,你可知道,朕憂心的,可是整個大唐的兵,都是朕的子民,上了戰場就有可能把命丟在戰場上,可是有辦法嗎?”李二陛下無奈笑道:“朕不想刀兵入庫?隻是這是不可能的,莫說現在的大唐不可能,即便是這宇內隻有大唐,也不可能。”

所謂刀兵入庫,隻不過是人美好的理想罷了,永遠不可能是一個現實。

“李績去了北庭,北庭那邊時時刻刻都會與薛延陀打上一場大仗,連薛延陀都敢兵犯大唐,朕怎敢怠慢了軍政大事。”李二陛下說道:“但是朕對李績有信心。”

“薛延陀要完啊。”玄世璟笑道。

“這話朕愛聽。”

當然,曆史上的李二陛的黑曆史不多,玄武門,高句麗,加上晚年迷戀彩色逍遙丸,別的大問題就沒了,當然,不包括個人作風問題了,帝王嘛,生活作風問題可以稍微理解一下。

至於薛延陀,崔敦禮加上一個李績,若是打不贏個薛延陀,玄世璟的名字倒著念。

曆史上,薛延陀不就是被大唐給打趴下了嗎?

早在貞觀十年的時候,薛延陀的使臣就向大唐朝廷表示了不滿,原因就是大唐對待突厥降眾太好了,好的跟自己的親兒子似的,而薛延陀這個昔日的舊友卻沒有得到大唐最多的照顧。

所以說,薛延陀這是在嫉妒突厥了。

想想也是,當年突厥把大唐逼的這麼慘,直接卷空了大唐的國庫,結果打一架,投降之後,日子反而過的更好了,也難怪薛延陀生氣上火。

這事兒說來,的確是李二陛下一碗水沒有端平所造成的後果。

因為這個,在東突厥部眾麵前,薛延陀人總是趾高氣揚,一副盛氣淩人的樣子,兩部之間也是有種種摩擦,李二陛下在當中調和,或許是讓薛延陀人覺得李二陛下太過偏向突厥人了吧。

貞觀十三年的時候,李二陛下安排阿史那思摩重返草原,東突厥人早看到薛延陀不安好心,不願出塞。於是李二陛下遣司農卿郭嗣本出使薛延陀,賜夷男璽書,其文大意是:當年大唐滅東突厥,並不想占其土地,隻想趕頡利下台。現在東突厥部眾繁衍已多,按照當初的計劃,安排他們回歸故土。大唐冊你薛延陀可汗為大,突厥可汗為小。你在磧北,東突厥居磧南,不要相互抄掠,若有違反,大唐各問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