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遼東的戰局,誰都知道,這是一口已經煮爛了的肉啊,隻要輕輕一咬,就能吞入口中,明晃晃的功勞誰不想去沾點兒光?
這下好了,讓玄世璟和薛仁貴全都給占了,與玄世璟平日裏走的近的,說不低能跟著喝口湯,但是那些曾經得罪過他的,還想喝湯?沒把盆扣你腦袋上就挺不錯了。
“如此,此事便這麼定下了,退朝之後,三省擬旨,賜發紫衣金玉帶。”李二陛下定論。
“是。”眾臣應聲。
薛仁貴的鎮軍大將軍和玄世璟的懷化大將軍還有行軍總管的職位都是臨時的,等到仗打完了,朝廷也就收回去,否則還真以為以薛仁貴的資曆,能夠做到正二品的將軍,即便玄世璟曾經在遼東立過功,也夠不到正三品的武職。
退朝之後,玄世璟很是識相的去了甘露殿,這麼大的事兒定下來,李二陛下肯定會單獨交代自己一番,所以他老老實實的,在甘露殿等著。
果然,李二陛下來到甘露殿,見到玄世璟在這邊兒等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算你小子識相,怎麼,心裏有底嗎?”李二陛下問道。
“太有了。”玄世璟笑了笑:“說起遼東,沒有人會比臣更了解那邊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三年和十年也沒什麼差別。”
當初玄世璟在遼東戰場上差點兒被射成刺蝟,這是他與高句麗人的仇,自然要報回來,而且當年玄世璟作為先鋒軍在遼東地區駐紮的時間也長,大軍撤回長安之後,薛仁貴與玄世璟之間也互有通信,遼東那邊屯田駐兵還有放高桓權去安市城這些事情都是玄世璟在出謀劃策,說玄世璟對於遼東和高句麗最為了解,一點兒都不過分。
“原來你還惦記著當初在安市城下的一箭之仇啊,隻不過楊萬春早就死了。”李二陛下笑道。
“那可不是一箭之仇,臣可數著呢,而且,楊萬春是死了,但是泉蓋蘇文還在,高句麗人還在,臣的仇也就還在,遼東本就是我中原王朝的國土,高句麗人強行占去,臣隨陛下收複舊土,為高句麗人所傷,這是國仇家恨。”玄世璟說道:“無論是從大唐出發還是從微臣個人出發,高句麗必須滅。”
“你倒是說實話。”李二陛下笑了笑:“這實話也說到朕的心坎裏了,高句麗不滅,朕對東北方向就一直不會放心,當年隋文帝楊堅滅北周,除卻楊堅之外,高句麗也一直趁機向西蠶食,北周滅掉北齊,北齊的皇族高寶寧率軍出逃,且一直不斷在對抗北周,楊堅取代建立大隋以後,高寶寧又在不斷的對抗大隋,這股北齊殘存勢力一直是隋朝心病。其中,高句驪一直都在大力支持高寶寧,甚至高句驪王平原太王親自帶兵,聯合突厥和契丹一起營救高寶寧,來攪渾中原這灘渾水,這足以證明,高句麗人一直在東北方向對中原虎視眈眈,一旦有機會,他們必定如同草原上的那群狼崽子一樣,侵蝕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