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隊伍帶著火藥,一路上走的小心翼翼的,走了兩個半月,才到達遼東,進入遼東城的地界。
這時候已經進入了五月下旬了,遼東這邊兒的天氣也逐漸的暖和了起來,但也隻是比關中暖和一點兒而已,現如今的關中,怕是早就除下身上厚重的衣物,身上的衣衫開始變的輕薄起來了吧。
薛仁貴就在遼東城,因為遼東城離著安市城比較盡,也方便看著高桓權,且遼東城城高池深,方便駐兵,這裏自然是作為整個遼東區域治所的最好的選擇。
薛仁貴接到玄世璟到來的消息,親自帶了兩百親兵出城迎接玄世璟,玄世璟到達遼東城城外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當晚進了城,連夜安排了宿營地,這一路的辛勞,這才告一段落。
帶來的所有火藥依舊是莊子上的五百府兵鎮守著,這些火藥對於戰局來說十分重要,沒有火藥,一打起來,那就是拿著人命往裏頭填,玄世璟帶火藥,也是希望能夠減少大唐軍隊的死傷。
火藥不是萬能,但是能夠減少戰場上唐軍的死傷,這對於玄世璟來說,它就是萬能的。
“玄侯,可是把你給盼來了啊。”薛仁貴一臉笑意的引著玄世璟往府邸中走去。
遼東發展到現在這般模樣,著實離不開玄世璟當初給薛仁貴所提出的建議,當年薛仁貴上任之前去尋玄世璟,那時候的他對於遼東也是摸不著頭腦不知從何處下手,還是玄世璟給他理清楚了思路,讓他在遼東安安穩穩的發展了三年。
當初遼東大軍撤走之後留下的著實是個爛攤子,沒人願意接,劉仁軌雖然在卑沙城駐軍,但他掌管的都是水軍,也借著這個由頭,逃開了駐守、治理遼東這個處理不討好的活,所以當初才便宜了資曆並不高的薛仁貴。
也算是薛仁貴的運氣了,當年在李二陛下麵前表現勇猛,讓李二陛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最後讓他直接坐鎮一方,好歹也成了一方大將。
“從進入遼東地界兒一直到進遼東城,沿途所見,看來這三年你在遼東也沒閑著啊。”玄世璟笑道。
“不敢怠慢啊,我也知道,當初我挑起遼東這邊兒的事兒,一個不慎,那就是萬劫不複,所以也隻能謹慎小心,兢兢業業的來鎮守遼東了。”薛仁貴笑道:“為了接下來的日子,遼東城,準備了整整三載。”
男兒生當帶吳鉤,薛仁貴有馳騁沙場的本事,有馳騁沙場的夢想,為了與高句麗的這最後一戰,他也是頗為費心,誰還沒個升官發財的願望,當兵吃軍糧,戰場博功名,這就是薛仁貴的追求。
“安市城雖說有高桓權做炮灰,但是以高桓權那點兒人對上泉蓋蘇文,勝算不大,所以這仗一旦打起來,咱們肯定要攪合在裏麵。”玄世璟說道。
“是啊,侯爺,這邊請。”
薛仁貴將玄世璟和房遺愛等人請進了書房,書房之中放置了不少兵書,這三年來,薛仁貴一邊治理遼東等地,一邊也在不斷的充實著自己,以前家裏窮,讀不起書,勉強識字,現在坐在這個位子上,薛仁貴也有條件去讀這些個兵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