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理我都明白,但是畢竟都是高句麗的子民,這青壯都死在戰場上,將來的高句麗.......”高桓權歎息一聲。
“這行軍途中,閑來無事,本侯與高將軍說說榮留王的事吧。”玄世璟說道。
“我父王?”高桓權好奇,若說對榮留王的了解,還有誰能比他這個昔日的榮留王太子了解的更深徹?畢竟是父子倆,玄世璟有什麼好對自己說的?
“昔日的高句麗,榮留王與泉蓋蘇文爭權,榮留王身居高句麗王位,手掌生殺予奪之大權,而泉蓋蘇文一度被榮留王逼得隻能交出部分權利,屈身居於北境,督建北境長城,可是為什麼到了最後,泉蓋蘇文反而能成功的殺掉榮留王,執掌高句麗呢?”玄世璟看著高桓權問道。
“泉蓋蘇文狼子野心,在北境督建長城,表麵恭維,暗地裏卻計劃著行謀逆之事,父王也是一時之間少了戒備,這才被那亂臣賊子所殺。”高桓權說道。
“明知自己有一強敵在北境,卻不時時戒備,當年泉蓋蘇文提出檢閱兵馬,還毫無防備的樂嗬嗬的就去了,結果呢?在場朝臣,被泉蓋蘇文一鍋端。”玄世璟說道:“既然當初想要除掉泉蓋蘇文,便直接動手便是,為何要召集群臣商議呢?人越多,便越容易走漏風聲,也正是因此,泉蓋蘇文提前得知了你父王要除掉他的消息,這才開始動手,說白了,你父王的死,也是死在他自己手裏,死在了他的婦人之仁之上,所以啊,你可千萬別走你父王的老路,如今整個高句麗都知道,你高桓權是大唐的人,你覺得,你再怎麼為他們著想,他們會承你的情?以後,就算你回到了高句麗,回了平壤城,平壤城之中,還有個高藏呢,雖然是泉蓋蘇文推上去的,但他現在也是高句麗的寶藏王,在唐軍攻打高句麗的時候,也是率領著國民抵抗我們這些所謂的外敵,一個是抵禦外敵的王,一個是投奔了敵人的曾經的王太子,他們會選擇誰呢?”
高桓權坐在馬背上,默不作聲。
大軍朝著大同江急性,除卻馬蹄聲、腳步聲之外,便再無別的動靜了,整個軍中的氣氛沉悶的很。
高桓權告別了玄世璟之後騎著馬回到了自己的部眾之中,常樂騎著馬從後麵趕了上來。
“侯爺,現在高桓權這個樣子,咱們對上那十二萬大軍,咱們自己營中,會不會出問題啊。”常樂問道。
“這還用問?一定會。”玄世璟笑道。
“攘外必先安內,侯爺,要不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屬下想個辦法,把高桓權.......”常樂低聲說著,隨後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