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勢緩緩的退下之後,營地之中的將士順勢給戰馬清理了一番,待到水勢徹底退下,營中的士兵,便再次變回了騎兵。
營地大門被打開,騎兵衝出,直接朝著上遊而去。
騎兵的速度遠遠比步兵要快,雖說先前的兵士先是乘坐木筏,隨後是下地行走,但是一個半時辰之後,到達敵軍營地剛不久,騎兵便追了上來。
果真如同方庶所說,營地之中幸存的高句麗兵更多,水勢退下,唐軍的優勢也變的小了些,但是即便如此,活下來的高句麗兵在對上唐軍的時候,依舊沒有還手之力。
武器都被衝走了,與唐軍打,隻能什麼順手拿什麼,營地之中不少高句麗兵拿著木棍與唐軍的長刀拚。
“侯爺,有不少人要投降。”方庶走到玄世璟身邊兒說道。
“此戰,不要降兵,遼東接手收的降兵已經夠多了,而且,如今我軍兵力隻有兩萬,十二萬大軍,不對,應該是十五萬。”玄世璟笑道:“十五萬大軍即便是被水給衝了,活下來的,也遠遠不止兩萬,反複之人,反複之兵,留著有什麼用。”
高桓權臨陣倒戈,玄世璟雖然稍微有些詫異,但是也不會覺得很驚奇,自己想要殺高桓權,人家察覺到了,想要保命,這很正常,畢竟他玄世璟還有兩萬遼東軍是唐人,而高桓權和他的三萬部眾,是高句麗人,恰巧,與他們對陣的也是高句麗人,不說敵我,高句麗人何苦為難高句麗人,高桓權要投降,對麵就算看在這個情分上,也會接受吧。
騎兵開始繼續往上遊走,而剩下的人就守在答應這邊,一是為了消滅活口,二是看看能否為唐軍在搜尋些物資。
玄世璟沒有繼續在戰場上停留,而是騎著馬回了營地,常樂和方庶留在了戰場上。
到了傍晚,大軍回營,常樂和方庶這才到玄世璟的營帳之中複命。
“啟稟侯爺,高桓權還有對方的統帥和他身邊兒的軍師都找到了,無一活口。”常樂拱手說道:“我軍雖然殺了不少敵兵,但是仍舊跑了不少,我軍無力去追擊。”
“這就夠了,就讓跑了的那些人,繼續去禍害平壤城去吧。”玄世璟說道:“雖然算是個平壤城增了兵,但是還是之前說過的,隻有人過去,隻會加快平壤城內的消耗,如今大同江兩岸平原被淹,平壤城中的人就算是想要提前出來收糧,都無糧可收,這此水計,也算是一石二鳥了,不過同樣的,咱們大軍在高句麗,也無法再獲得什麼補給了,說說具體的事情吧,也好讓軍中的司馬給將士們記功。”
“回侯爺,經過底下的士兵清點,能夠找到屍首的,加起來總共九萬多人。”方庶拱手說道。
“也就是說,找不到屍首的,有六萬多人,而這六萬多人,當中大部分是大水退了之後逃跑的。”玄世璟說道:“是這樣吧?”
方庶點點頭:“是。”
“斬殺九萬多,已經不錯了,告訴軍中的司馬,照實了寫,將士們的功勞,還有此戰的詳細經過,寫完了送到本侯帳中。”玄世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