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沒有,但是不代表以後沒有啊。”玄世璟回應道:“你也別忙著拒絕,書院以後的路還有很長,對你絕對有好處。”
李承乾一愣,隨後反應過來:“我就知道你小子辦事兒肯定不會這麼簡單,一個書院,當初信了你的邪,還真讓書院收了你莊子上的那些孩子,這大半年自己還一直往裏麵倒貼錢,怎麼想都不是你的做事風格,現在看來,你圖謀的不小啊。”
“書院才剛剛起步,想要等到成熟,怎麼說也得十幾二十年,這麼長的時間,當中發生什麼事兒,誰知道?”玄世璟說道:“所以我的找個大人物為書院保駕護航,想來想去,就殿下你合適。”
“此事你問過父皇了嗎?”李承乾問道。
他雖是太子,但是無論做什麼事,想要不引火燒身,還是讓李二陛下知道,這樣最為穩妥。
“還沒來的及與陛下說,現在東山縣莊子上不過是個小書院罷了,殿下也說,除卻書院落成的那幾天,在長安城也沒什麼人注意。”玄世璟說道:“老師說,若是太子願意,那這書院山長的位子,給殿下留著。”
李承乾搖了搖頭:“不不不,這山長的位子還是老師坐著好,你是太傅的學生,本宮也是太傅的學生。”
“那殿下這事兒.......”玄世璟看著李承乾問道。
“我暫且口頭上應你一聲,此事待我稟明父皇之後,便給你明確的答複。”李承乾說道。
或許現在隻是一樁小事罷了,但是李承乾身為太子,無論做什麼,都要謹慎再三,即便朝中沒有針對他弄出什麼風浪,但是畢竟還要顧忌李二陛下那邊,若是李二陛下不高興,他這太子的位子一樣坐不穩。
“好。”玄世璟說道。
如同高士廉所說的,這當中的利弊,李承乾回去之後自然會權衡清楚,書院背後有玄世璟這大財主,以後的的發展不可限量,這麼大一好處落在李承乾麵前,他不會不心動。
將來李承乾若是繼位,那書院培養出來的人才,入了朝,做了官,那就是新帝的嫡係了,李承乾需要新貴來與朝中的老貴族形成對抗,否則他日李承乾坐了皇帝,也不過是被關中世家捆綁住手腳罷了。
十年,二十年,這時間聽上去很長,但是卻又如同白駒過隙,玄世璟對於書院的規劃是宏遠的,甚至可能不是一代而功。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明德書院是整個東山縣,整個玄家的百年大計!
大唐官家不重視書院,朝廷的勳貴們也不可能讓皇家重視民間的書院,因為一旦民間的人才大量湧入朝堂,那勳貴的勢力就要被這些人所稀釋,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而玄家沒有這個顧慮,玄世璟勉強擔得起“高瞻遠矚”這四個字,所以在他的影響下,整個玄家都理解玄世璟為何這麼看重書院。
沒有什麼門第能夠持續千百年久盛不衰的,即便是現在這些勳貴這麼極力的維持自己的地位,這般阻止各種朝堂新的勢力崛起,到最後結果還是一樣的,所以不如看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