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北方尤其是關中地帶,還沒有冬小麥一說,依舊是遵循著春耕秋收,到了陽春三月,家裏無論男女老幼,都在田間忙活著,耕種之後,期待著有個好收成,一家老小,靠天吃飯,靠地吃飯。
倒是南方,與北方大有不同,在前隋時期,南方的麥類種植便已經是相當普遍,稻麥連作之俗已經出現。
再往南一些,少部分地方幾乎已經有一年兩熟出現,隻是現在南方的開發還沒有往後那般成熟、擴大。
王玄策元日前就趕回了長安,他是提前趕回來的,將阿爾裘那獻給了李二陛下,但是後續隊伍,一直到現在,才回到長安,帶了不少東西回來,也正是因此,才在路上耽擱了不少時間,畢竟從吐蕃以西往大唐長安,路可不好走,又是大冬天,行進十分緩慢。
而後續的隊伍之中,王玄策的人,還帶回來一方士,這方士是王玄策在天竺的時候尋訪到的高人,名叫那邇娑婆寐,自稱壽命長兩百歲,有長生之術,王玄策想要以此來討好李二陛下,便將這人不遠萬裏帶到了長安。
隻是之前王玄策給予趕上元日大朝會,想要在大朝會上出風頭,便不等大隊人馬一同出發,率先帶著阿爾裘那回了長安,這方士,自然不如大朝會出風頭來的重要,而且,這種事情,也不能擺在明麵兒上,即便是人帶回來了,也要私底下介紹給李二陛下。
玄世璟聽說這方士的事情,也是從魏王李泰的口中得知的,他人在莊子上,還不知道王玄策已經將這方士領進了皇宮,見了李二陛下。
到了春天,李泰是帶著妻兒到玄世璟的莊子上踏青來了,任由兩家女眷在一起說話,玄世璟和李泰在半山坡上書院附近散步,李泰才與玄世璟說起此事。
“幾年過去了,原來陛下這心思還未完全絕了,仍舊是埋在心裏啊。”玄世璟歎息道。
“父皇這些日子身體每況愈下,一直在靠禦醫開藥調理著,每逢國事繁忙,便是熬到三更半夜,風疾複發的越來越頻繁,或許王玄策帶回來的這方士,對於父皇來說,是個心理安慰,是個依托,是根救命稻草......”李泰說道:“你我心裏都明白,這不可信,可是又能怎樣呢,秦始皇帝千古一帝,為求長生,遣徐福東渡,尋找長生之法,找到了嗎?若是世間真有長生法,如今何來大唐?”
李泰說這話,也隻是說給他自己與玄世璟兩人聽罷了,他與玄世璟都是不信這些東西的。
當年玄世璟和李淳風兩人試著絕了李二陛下的這心思,莫要讓他一世英名,到了晚年再被這長生之事蒙了心智,為他這一生再添汙濁,可是現在看來,徒勞無功矣。
李淳風是個厲害人物,但是奈何,李二陛下不信,既然本土的道士辦不了這事兒,那外來的方士不一定沒有辦法.......
現在玄世璟信了,到底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