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是王玄策帶回來的那個方士吧,已經被趕出宮的人,無需在意。”高士廉坐到了玄世璟對麵的位置上,提起茶壺為自己倒了杯熱茶。
“今天能有一個方士,明天就能有個道士,後天就可以有個和尚自稱活佛,繼續混進皇宮,繼續蠱惑人心,如此一來,倒不如將這差事留給自己人,俗話說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玄世璟說道。
“你這是又看中誰了?”高士廉問道,看玄世璟這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心裏應該有合適的人選了吧。
“太史局,道家,李淳風。”玄世璟笑道:“老師覺得,這個人怎麼樣。”
“按照你說的話,還不錯,李淳風之後呢?”高士廉問道。
“這個問題就交給李淳風去辦吧,他看人,應該錯不了。”玄世璟說道:“而且,又不是什麼權利交接,不過是樹立一個屏障罷了,說的好聽些,樹立一個信仰。”
“信仰?”高士廉不解的看著玄世璟。
“這普天之下,有信道的,有信佛的,草原上有信長生天的,西域有信真神的,再往西還有信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為什麼就不能讓想要求長生的去信活人呢?”玄世璟笑問道。
高士廉認真思索著玄世璟的話,撫須點頭:“話說的是有道理,現在看來,你設置的這道屏障,擋去了不少不好的東西,暫時沒有危險,可是以後呢?明君尚且可信,若是.......”
“非明君,那就更好糊弄了。”玄世璟說道:“不是一樁壞事,往後全看個人本事,這原本是我大唐本土道教為了皇室安危而與外來的華而不實的騙子的一場較量,不應當淪為它用,若說地位什麼的,隻要有一個李淳風,哪怕隻剩下一個名頭,也是足夠用的,秦始皇死了多少年了,名頭還不是響徹環宇?當然,這不能與秦始皇相比.......反正就那麼個意思。”
“心是好的,事是好的。”高士廉笑著誇讚道:“世事無常,往後的事如何發展,誰都料不到,就像誰都沒想到隋也如同秦一般,二世而亡。”
高士廉是經曆過時代更迭的人,比尋常人看的更加透徹,在他眼裏,玄世璟所做的一切,也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做為臣子的本分,心意盡到了,將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了,已經很好了,其餘的,就看老天吧。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即便不成,那也是老天爺的鍋。
這老天爺是得罪誰了,中華上下五千年背了這麼多鍋。
“倒是還有一點,讓老夫有些擔心。”高士廉說道。
“擔心?老師擔心什麼?”玄世璟目光離開書本,看向高士廉。
“擔心你啊。”高士廉歎息一聲笑道:“你雖說並非純純赤子之心,但是為了陛下如此盡心竭力,也是落在別人眼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