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無論是長安城裏,龍首原上,還是東山縣的莊子上,都是熱鬧非凡,百姓們忙忙碌碌,為了自己的生計而四處奔波著,服從朝廷的徭役也好,來東山縣莊子上做工也好,龍首原上雖是拿不到錢的徭役,但是管吃管住,出些力氣,也能為家裏省上不少東西,至於東山縣,待遇就更好了,在莊子上做工,工錢可不少。
正好聽說今年秋天書院要收學生,賺了錢,看看能不能把自家孩子送到書院了,說不準自家地裏就能刨出個狀元呢。
美好的理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奔著理想去,這日子過的就有動力了。
看看現在東山縣的莊戶們吧,莊子上的書院受惠的,他們就是第一批,現在家裏的孩子在書院的,都不怕將來沒個出路,再不濟,就算是種地,那也是個識字的。
這一轉眼,到了七月底了,莊子上的書院的學生們,迎來了他們決定人生的一場考試。
整個書院都被玄家的護衛全副武裝的給戒嚴了,裏麵的人出不來,外麵的人進不去,被蕭瑀和高士廉請過來的幾位先生就在考場的門口,親自對即將要考試的學生搜身檢查,確認沒有帶多餘的東西之後,才放進了考場。
明德書院的考試嚴格程度可不比長安城的春闈考試鬆快,甚至更加嚴格。
書院的孩子們在品格方麵到底是讓玄世璟還有書院中的先生們欣慰,或許有的書讀的不是很好,但是麵對考試,都選擇了本本分分光明正大的去考,並沒有去耍小聰明的。
考題都是頭天晚上幾位先生商討之後擬出來的,除卻幾位先生之外,沒有任何人知道,擬題之後,用牛皮紙密封起來,到了考試的時候,才在考場之中,當堂開封。
如今書院的學堂也多了,七十多個學生被分在四個考場之中,沒個考場裏就隻有十幾個人,座位都是玄家的人提前布置好的,相隔甚遠,考試的時候,監考的先生會不斷在考場之中巡邏走動。
整個書院的氣氛都十分安靜,甚至也影響了書院外等候的家長們,今天是自家孩子重要的日子,當初送孩子來讀書都沒有這般緊張過,或許將來有的孩子會去長安,參加春闈,那個時候是否也會像如今這般緊張,他們不知道,但是現在,在書院的大門口,玄家的護衛的防護圈子外,莊子上的這些孩子的家長們,緊張程度,可見一般。
有的三五人聚在一起搓手歎息的,有的不斷的在外麵來回走動的,有的一家三口子都來了,父親母親,還有孩子的爺爺,都等在外頭。
平時穩重的老人家,現在也變得話多了起來,兒子兒媳婦兒不斷的在老人身旁安慰著,說什麼混蛋小子要是考不好回家打斷他的腿之類的話。
這場考試,聽說可是關乎到家裏的孩子是繼續讀書深造,還是就此打住,從書院裏分派到別處去呢。
在莊戶人的眼裏,還是讀書有前途,讀書,參加春闈,考取官身,這才是正道,好不容易有這麼個機會了,再被刷下來,那心裏得多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