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不說,僅僅是玄世璟說出的“自家人”這三個字,就已經讓他們十分滿足了,公爺的身份是何等尊貴,能與他們說出自家人這三個字,這麼多年在莊子上,雖然折騰的不輕,可是這莊子上的莊戶的日子不也是越折騰越紅火嗎?
這說明公爺這自家人三個字不是說說而已,一言一行,是真將他們當成自家人了,否則誰會賠錢辦書院,收孩子們進書院讀書呢?
“今日的這一場考試,的確是決定著這書院裏的孩子是否適合繼續讀書下去,可是即便是不讀書,便是沒有出息了嗎?如今的大唐蒸蒸日上,大唐境內四方安定,天下有多少讀書人?春闈取士,參加春闈的讀書人如同過江之鯽,那叫什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過去了,縱然可喜,但是過不去的呢?中途掉進河裏淹死的,又有多少?”玄世璟說道:“與你們說這些,一來是要你們了解,讀書這件事,放平了心態,對孩子是有好處的,但是不要十成十的指望著孩子就要用讀書來光宗耀祖。
咱們莊子上大張旗鼓的建造這麼多書院是為了什麼?為了給孩子們更多的出路,試想一下,假如大家的孩子都去參加春闈了,十個,朝廷就看中了一個,剩下的九個怎麼辦?除卻讀書,無一技之長,如何養家?你們家裏是要繼續供著他讀書?一直讀一直讀,讀到三五十歲?
有理想是好的,但是要著眼於現實,向生活,向現實妥協,大家想想,讀書是很重要,可是反過來從過日子的角度來看,也不是很重要,比如說,咱們莊子上現在也有兵學院和醫學院了,學醫懸壺濟世,救人性命,不好嗎?不也是受人敬仰嗎?學兵法,從軍,軍中博功名,不也是條出路嗎?長安城的工學院,研究出這麼多有利於百姓的東西,讓百姓的日子過的更加便利,不好嗎?”
玄世璟停下話語,看著下麵坐著的這些莊戶們,臉上的臉色與進書院在書院大門口焦急等待的時候完全不同。
或許他們都是些普通的莊戶,沒有朝堂公卿那樣的大能耐,可是不代表他們的思想就是如此頑固不化,不代表他們不會思考,玄世璟的一番話對他們來說也是醍醐灌頂,仔細想想,一門心思讀書讀下去,書院的考試已經證明了有的孩子不適合在讀書這一途上發展下去,自己又何必死鑽牛角尖,這樣豈不是讓自家孩子將大好的年華給浪費了?
“諸位,明德書院這兩年的教導,對於孩子們來說,隻是打下一個基礎罷了。”玄世璟說道:“讓孩子們能夠讀懂書,認得字,往後,才是依照孩子們的天賦和愛好,教導給他們想要學的,適合學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