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也隻是查詢本地的戶籍,給孩子開個書麵證明,但是架不住這莊子上的孩子數量大啊,而且這工作都集中在這一兩天了,能不忙活嗎?
雖然忙,但是也許久未曾有這般充實的日子了,偶爾這麼忙活一下,也挺高興的,至少,在百姓心中,身為官府書吏,還有能被需要的一天。
在入官府做書吏之前,沒個年輕人都有一腔熱血要報效國窖,提起筆杆子為國家效力,隻是到最後結果卻不是很喜人,春闈過後,未曾被朝廷選用的,也隻能到地方官府,做一書吏,日子長久了,當初的性子,也都給磨平滑了,平日裏無所事事,在官衙之中朝九晚五日子,再勤勉的人,時間長了也容易有所懈怠。
說好的為國家效力,為百姓謀福的心思,都淡了。
但是就在這兩天,官府的書吏終於感受到了被百姓所需要的心情。
而且,百姓來給自己的孩子開文書證明,那也是為了讓孩子去上學,對於百姓來說,這就是重要的事兒,能為百姓解決事情,這才是官吏應該做的。
也不得不說,貞觀年間,整治的確清明,貪官汙吏有,但是大多數人,受正統儒家教育,在地方為官,還是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心思大多還是正的。
不能說儒家在朝堂上大多隻是壞處,至少教導出來的學生,大多都是身具浩然正氣的君子,官場上磨煉的時候長了,也知道什麼叫圓滑了,經過時間的洗禮而不失本心的,這才是大唐最需要的。
“那官府的戶籍證明,能否與我一觀?”李二陛下問道。
“呐,就是這個。”老者笑道:“也不是什麼難辦的東西,就是到官府,報個名字,官府的人給開個證明,證明我孫子的確是在書院招收的年紀之內,有了官府的這個印章就夠了。”
李二陛下點點頭:“原來如此,這莊子上的人,全都跑到官府去辦理這個證明,官府的人給辦理嗎?”
“辦啊?怎麼會不辦呢?老漢帶著孫子到官府的時候,官府那裏好些人呢,官府的書吏老爺們都忙壞了,一直忙到天黑呢,實在辦理不完,也隻能等第二天了。”
“看來這官府的書吏,也是勤勉。”李二陛下聽到老者這般說,心中十分滿意,看來底下的官員,還是很勤勉為民的,沒有辜負朝廷對他們的厚望。
就這麼一件事兒,讓李二陛下對這邊這一片兒的官府的書吏印象大好。
“德義,回去以後讓人去查查,這書院十裏八鄉都有那些官府給開這些戶籍證明了。”李二陛下說道。
“是,主上。”德義應聲道。
老漢一聽李二陛下這口氣,便想著這肯定是長安城的大官兒,這是來微服私訪來了。
李二陛下與這老漢又聊了些別的,這會兒原本進去報信而的侍衛從書院裏出來了,來到李二陛下麵前,躬身行禮。
“貴人且隨小的來。”
“你家公爺呢?”李二陛下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