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孩童蒙學,書院暫且做不到宮中弘文館那般,所以對於年紀的要求,也隻能如此了,改變不得。”玄世璟說道。
李二陛下聞言,點點頭:“說來也的確如此,即便弘文館,入學最多的,也是些十三四歲的少年人,再往下年紀大一些,要麼自己家裏請了先生,要麼就直接去了國子監了,而你這邊,聽說入學兩年之後,還要經曆一場考試?”
“正是。”玄世璟回應道:“如今莊子上不僅僅有明德書院教授書籍,還有孫道長執掌的醫學院,教授醫術,還有河間郡王執掌的兵學院,為大唐培養軍事人才,加上長安城的工學院,明德書院的學生兩年之後的考試,決定著他們能進那所院校繼續深造。”
“工學院和醫學院也算?”李二陛下問道。
在李二陛下心裏,或許之後明德書院和兵學院,繼續在這兩座書院之中學習下去,那才叫做深造,其餘的,算不上。
“長安城中的工學院開設也有些年頭了,這當中的益處,陛下也應當見到了吧。”玄世璟說道:“如今的工學院,不再耗費臣一分錢財,反而能為臣帶來許多收益,除卻自給自足之外,如今工學院的庫房之中,也堆著不少錢財,隻要臣願意,那些錢財都能盡數運到莊子上來,隻是臣覺得,錢這種東西,還是應當要用在恰到好處的地方。”
“先前你為工學院投入了這麼多,回回本錢,理所應當,為何不要呢?”李二陛下笑問道。
“臣不缺錢啊,再多的錢,用不上,堆在庫房裏,也不過是一堆爛銅而已,錢是個好東西沒錯,但是多到用不了,沒必要,臣覺得臣家裏的錢,暫且還用不到工學院來補,工學院除卻每年為朝廷上稅之外,每年耗費的材料錢也不在少數,今年莊子上這邊會有一批學生過去入學,以後每兩年便是一個循環,新生入學,花費總是不少的,往後工學院,隻有最頂尖的工匠,才能留在學院之中執教,其餘的學院,約莫三四年之後,就要從學院之中搬出來,畢業了。
這一切都是剛剛起步,無論哪方麵,都是需要用錢開路,用錢財砸出一條能夠走的長遠的道路來。”
如今玄世璟開設的書院,除卻工學院之外,都是在賠錢辦的,現在是大唐,不是後世,開學校上有補貼下有外快,玄世璟是在實實在在的往裏麵砸錢。
砸錢強行讓百姓的孩子們能夠上的起學。
等到時日長了,書院成了規模,或許玄世璟的腰包也就不必如此大出血了。
而書院這種事情,其實原本應該是朝廷的事情,隻是朝廷的官員哪兒能想到在長安城以外的地方給百姓建造一座這麼大的書院,讓百姓的孩子上學?一些老世族覺得,國子監能夠讓那些貧苦出身的有才之士進去,那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了。
再讓朝廷出錢建造書院,賠錢運轉書院,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除非有成功的先例在,建造書院運營書院不會將大唐的國庫底兒給掏空了,朝中的官老爺們才肯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