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世璟本來是想拒絕這些莊戶往這邊送東西的,可是畢竟都是一片心意,若是不收,大過年的,這些莊戶一來會在玄家大門口不離開,二來,他們也不會心安。
禮收是收下了,玄世璟又趕緊吩咐府上的人準備回禮的,庫房裏有東西就往外搬東西,沒東西就直接發紅包,算是給孩子的壓歲錢了。
都是為了圖個喜慶,圖個吉利,既然玄家不拒絕他們的禮物,那他們也別拒絕玄家的回禮了,這叫禮尚往來,應該的。
但是在年前,卻是因為莊戶給玄世璟送禮,倒是給玄世璟引出一件事兒來。
玄家大門口這麼多排隊送禮的,風聲傳到長安,傳到禦史台的禦史耳朵裏去了,禦史台的人換上便裝,來到東山縣,畢竟眼見為實,倒是在玄家大門口真見到了排隊送禮的百姓,回去之後,一本奏折將玄世璟給參了,將奏折送到了李二陛下的麵前。
李二陛下因為秋天在書院溜達一圈兒的緣故,對東山縣莊子上的書院的印象極好,但是看到這種奏折,李二陛下不屑一笑。
東山縣莊子上的書院的規模他可是親眼見過的,裏麵的一應裝飾設施他也都見過了,玄世璟為了書院都砸了這麼多錢進去了,還會差百姓送的這點兒東西,為了這樣一點兒東西去毀了自己的名聲?
很顯然禦史台的人聞到的這股風向就有問題,奏折上雖然寫的是親眼所見,但是眼見就一定實?
玄世璟在東山縣莊子上弄書院,將來記載在史書上,那可是流芳千古的事兒,玄世璟隻要腦袋沒有被驢給踢了,就不會像奏折上所寫的這般,強行讓百姓給他送禮,壞了自己的名聲。
當初莊子上建造書院是為了什麼?教化百姓,為朝廷培養人才,要是玄世璟貪圖百姓那點兒東西,砸進去的錢能買回來多少,又何苦如此折騰。
看到這樣的奏折,李二陛下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德義。”李二陛下喚道。
“老奴在。”德義上前一步應聲。
“著人快馬加鞭,將這奏折送到東山縣莊子上,送到璟兒手裏,讓他好好看看。”李二陛下笑道。
“是。”德義應聲到。
雙手捧過奏折,德義出了甘露殿,讓殿前的禦林軍安排人手,將這奏折送去了東山縣。
“這些個禦史啊。”李二陛下臉上掛著無奈的笑,連連搖頭。
這也是長安城裏有人看玄世璟不順眼了,這一年過來,東山縣莊子上書院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動了某些人的利益。
玄世璟的想法並不難猜,李二陛下知道玄世璟的想法,別的人肯定也會琢磨,琢磨來琢磨去的,琢磨出來的,就覺得往後的明德書院的學生,回擋了他們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