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便是朱雀,意思是紅色的鳳凰,這丹鳳門便是玄世璟上奏提議給新宮的正門所命的名字,因為他知道,這道宮門,本就叫丹鳳門,沒有人知道這名字的由來,而且,大明宮的修建,提前了不知有多少年,一切的一切,都已經變了,玄世璟也在盡力的維持這座宮殿原本應該有的宏偉與壯闊,所以當初在工部閻家兄弟給的圖紙之中,玄世璟偏向了閻立本所設計的圖紙。
大唐建國也才堪堪有三十年,這麼短的時間內,貞觀一朝完成了大唐國力的蛻變,在這二十多年之中,大唐變的國富民強,按理來說,一個皇朝成立這麼短的時間,就修建如此大規模的宮殿,放在那一朝那一代都是有難度的,偏偏就在貞觀朝,毫無難度,因為國府府庫充足,說白了就是大唐有錢,皇帝想要蓋房子,有這個錢去蓋這麼大,這麼奢華的房子。
既然有錢又有人,那麼,選擇閻立本的圖紙,又有何妨?
如今新宮建成,無論是李二陛下還是玄世璟,都為當初的抉擇感到自豪。
元日是大唐一年到頭最為重要的日子,在臘月二十之前,皇家的搬遷工作就已經完全做完,就在元日這天,大朝會將會在新宮,也就是大明宮的含元殿之中正式舉行。
能夠在元日這天從丹鳳門進入大明宮,對於官員來說,這也是無上的榮耀。
含元殿,便是大明宮的主殿,進入丹鳳門之後便是一片開闊的廣場,巍峨的殿堂坐落在三層的大台之上,東西兩側,如同巨鳥的翅膀一樣,飛揚的是高達的闕樓,一側叫做翔鸞閣,一側叫做棲鳳閣。
進而仰之,騫龍首而張鳳翼,退而瞻之,岌樹顛而崪雲末,仰觀玉座,若在霄漢,倚欗下視,南山如在掌中。
廣場兩側便是龍尾道,由丹鳳門北望,坡道宛如龍垂其尾,這龍尾道的名號就是這麼來的,等到元日大朝會,官員便會從龍尾道上三層大台,至含元殿前。
大明宮落成之後,玄世璟特地去參觀過,一切都好,就是這龍尾道有些麻煩了,威嚴是威嚴了,就是從台下上台階到含元殿前,多繞了許多道路,可不要忘了,以後玄世璟也是要在這兒上朝的,繞這麼多路,走著不累的慌嘛。
也隻能說閻立本的確是個才華橫溢的設計師,但是龍尾道的設計,卻是讓走路的人,多費了些力氣,這樣的設計,實在是太過理想化。
好看是好看了,往後倒黴的,還是上朝的官員。
隻是這宮殿都已經落成了,搬遷都已經完成了,也就隻能這樣了,新宮落成這是大喜事一樁,不必為這點兒小事兒而吐槽,惹得人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