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愛卿,這新宮大體上朕都已經轉遍了,著實不錯啊。”李二陛下說道:“想當年在洛陽的時候,前朝煬帝修建的宮殿別苑,朕也都曾看過,極盡奢華,朕當初就想,耗費國駑征調百姓,卻隻為一己私欲,難怪乎百姓反他,今日見了這大明宮,朕倒是有些體會當初煬帝修建宮苑的心思了,隻是這麼一來,是不是連朕,也成了昏君了?啊?哈哈哈哈。”
李二陛下說著說著,自顧自的笑了。
“陛下與前朝煬帝,自是不同。”閻立本說道:“前朝煬帝修建宮殿,自洛陽故城西十八裏大興土木,從長安到揚州沿河兩岸造了四十多所宮殿,揚州的宮殿更是富麗堂皇,煬帝所建宮殿,無他,唯滿足一己私欲,而這龍首原上的新宮,則是不得不建啊。”
“是啊。”閻立德也幫腔說道:“朝中大臣未曾多加反對陛下,那是因為,連他們也覺得,太極宮已經有些不夠用了。”
所謂的不夠用,一是地方太小,二來也是環境不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唐不是以前的大唐了,大唐需要向周邊的四夷番邦,展露大唐的威嚴,很顯然,太極宮太過樸素。
當初的太極宮是隋文帝在位時期修建的,隋文帝本身就是崇尚節儉,即便是在建造宮室這方麵也是如此,當年隋朝有錢啊,不但有錢,還有人,但是隋文帝依舊秉承著他節儉的風格,因此才有了開皇之治。
但是隋文帝那會兒,哪兒像大唐現在這樣,把中原人的風氣給打了出去,把中原人的威名給打了出去,前隋想滅但是沒滅成的高句麗,這不也給滅了。
很早之前,玄世璟想過,為什麼自隋到唐,高句麗必須要滅,隋文帝打過高句麗,隋煬帝打高句麗更是把底兒都要打掉了,李二陛下也要打高句麗,雖然曆史上沒成功,但是也成功的將高句麗給打殘了,後來高宗皇帝也要打高句麗,這才順利的把高句麗給滅了。
後來玄世璟親自帶兵去打高句麗,算是知道為什麼中原王朝要打高句麗了。
若是唐不滅高句麗,高句麗將來會不會統治中原?如同元清一般?在中原建立皇朝?
高句麗與元清不同,它可是實實在在的農耕國家,鼎盛時期人口達將近三百五十萬,北方草原部落皆在其掌控之中。
高句麗在劉宋永初元年到唐貞觀十九年的兩個多世紀中,其人口由9萬戶發展到69萬戶。
9萬戶是根據《北史·高句麗傳》“太武時……人戶叁倍於前魏時”的記載而來。
太武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位期間是424年到452年。
曹魏是從220年曹丕稱帝建魏至265年司馬炎稱帝建晉為止的曆史稱謂。
若是遊牧部落,中原王朝也不會視其為大敵了。
遊牧部落,打起來不容易,但是可以一戰而平定之,但是像高句麗這樣與中原一般的農耕為主的國家,打起來不容易,而中原多年戰亂,卻是高句麗在東北偏安一隅,悄悄做大,幾乎能與中原抗衡,所以,要打,作為中原的攪屎棍子,也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