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錢堆手底下也一大堆事兒呢,雖然沒有到忙的抽不開身,但是白白給戶部幹活,便宜了這些戶部的官員,錢堆不會幹,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在玄武樓想想怎麼讓玄家的商會賺更多錢財。
錢堆是玄家的家奴,不是朝廷的官員,對於戶部這邊,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所以別那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來威脅錢堆,錢堆生意場上見到的東西多了,一個小小的戶部官員而已,宰相門前還是個七品官呢。
錢堆的話明晃晃的撂在了戶部的這官員麵前,要麼別指望著我管,要麼你就老老實實的給好處,給的好處讓我心動了,我才會幫你做事。
沒好處想使喚人,天底下哪兒來這麼多好事。想要馬兒跑,還得給吃草呢。
戶部的這官員被錢堆當著這麼多人的麵兒懟了回來,臉上也掛不住,但是他還真不敢得罪錢堆,所以隻能臉上陪著笑,打了個哈哈,將這件事兒給掠過去了,隻是說明天上午讓大家在玄武樓集合,帶著他們去東山縣去看貨,讓他們準備好貨資,等到看完貨之後,再商談價錢。
至於這件事兒誰出麵操持,戶部的這官員沒有明說,隻是這場會麵散去之後,戶部的官員單獨找上了錢堆,與錢堆洽談這件事。
錢堆不是要好處嗎?那就給他好處。
關於經商這一塊兒,朝廷的官員這點兒本事實在是拿不出手了,就隻能讓出好處,讓有本事的人來操持了。
想想朝廷的官員,要麼是高門大戶之中舉薦上來,朝廷覺得你有本事,給你個官做做,然後慢慢的憑著政績往上升,要麼就是通過考試選拔出來的官員。
自然,自貞觀十五年之後,通過考試選拔的官員占了大多數,但是能讀得起書的,靠著考試做官的,大多家裏也都是權貴之家,因為家裏有條件供應他們讀書,有良好的環境讓他們做學問,寒門出貴子,在現在來說,還是在少數的。
無論是權貴之家出來的公子少爺,還是寒門出身的良才,入朝做官之後,雖然越來越老道,越來越有經驗,但是在經商這一方麵上,誰會去涉獵?
重農輕商,這是朝廷的方針策略,做官的親自去經商,會被人病垢嗤笑的。
玄世璟的思想很開放,但是也沒有親自去做生意,家裏的商會不也是完完全全由錢堆在打理,他基本上不過問,隻等著拿錢就是了。
大趨勢不是一個人能夠改變的。
錢堆要的條件也很簡單,事情完全經過他來處理,戶部的人不得擅自插手,他處理事情,戶部的人不能多說話,要麼老老實實的坐等著收益,別來指手畫腳,要麼你們自己去做這件事,至於這當中錢堆能為玄家謀得多少好處,那是錢堆的本事。
反正這邊是不會讓國庫少收錢。
當然,錢堆提出這個條件,戶部的官員不可能痛痛快快的就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