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點點頭,笑道:“無妨,這些事情讓戶部去做就是了,韓仲良。”
“臣在。”韓仲良出列拱手應聲。
“一會兒記得著把你戶部的官員召集過來,負責接手。”李二陛下說道。
“是,臣遵旨。”韓仲良應道。
上百輛牛車馬車排列在台階之下,而上麵裝載的箱子裏麵都是金銀錠,場麵十分壯觀,在場的諸多官員,雖然家中家產豐厚,但是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麼多的真金白銀,就在自己眼前。
“陛下,下方如此多箱子,何不全都打開,讓臣等也一飽眼福。”長孫無忌笑道。
長孫無忌的意思李二陛下知道一二,無非就是讓百官百僚親眼看看這些財富,國庫空了這麼久,朝中的人心也有些亂,讓他們親眼看看,也能穩定一番人心。
“此番前往台州,拿下台州,玄卿與劉卿功不可沒
東萊郡,《國語》齊語中言:通齊國之漁鹽於東萊,齊東萊夷也,以其在齊國之東,故名東萊,早在商周之時,為萊國之地,春秋時,萊國為齊國所滅,後來,秦始皇滅齊,於齊國東部置膠東郡,漢順帝永和五年,東萊郡治黃縣,領十三縣,屬青州。
自黃縣到掖通,途百裏,鄉間小路兩旁皆是鬱鬱蔥蔥的林木,此時已經入了夏天,正是萬物鼎盛的時候,隻是平頭百姓們在這樣的時候,卻是怎麼都高興不起來。
顯然走在這條小路上的父子兩人沒有那份心思去欣賞什麼這沿途樹木的蔥茂,所謂的文人雅興,詩情畫意,那都是給吃飽了閑著沒事兒幹的貴人們的事情,不是他們這些整日為了生計忙碌奔波的布衣百姓該去感慨的事兒,哪怕是苦中作樂,如今這年頭,能活下來,填飽了肚子,就是萬幸了。
如今,熹平四年。
四月份的時候,七處郡國遭了大水,東萊郡占了三處,大水淹沒了田地,今年田裏的收成是指望不上了,如何高興的起來,百姓都是地裏刨食,地被淹了,隻能指望著官府放出的那為數不多的口糧活著,粥棚裏放出的粥,碗底兒幾粒米數起來是越來越簡單了,好在現在是夏天,想想辦法,怎麼都能熬過去。
如今這個時候地裏再補種莊稼也還來的及,隻是百姓現在哪兒拿得出種糧來種地?朝廷的苛捐雜稅就已經壓的人喘不過氣來了,不但地被淹了,連家裏的房子都被水衝了。
大水過去之後,便是疫,因為發大水,死了不少人,好在黃縣這邊沒有遭災,日子還算過的去,就是最近來往這邊的流民是越來越多了。
父子兩人便是黃縣本地人,父親的年紀看上去有三十左右,而走在他身邊兒的兒子,模樣看上去也隻有十來歲的樣子,父子兩人身板兒倒是壯實的很,在這年頭能有這樣一副身形,這說明家裏還是過的去的。
父親拉著兩輪的木頭板車,兒子這是老老實實的走在父親的身邊,兩人的目的地,便是距離黃縣百裏之地的掖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