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是這樣的私塾,裏麵的學生一出來,就是跟著宮中的禦林軍“實習”,怕是會被不少人羨慕吧。
隨著羨慕而來的還有各種嫉妒,畢竟軍中也是一個團體,軍中的兵士也有傲氣,誰都不服誰的那種,兵學院的學生們去了那邊之後,要接受的考驗也不少。
不過這也算是一種教育吧,玄世璟覺得這樣也挺好的,看看學生們如何應對他們所遇到的事情,等到十天結束之後,回到學院之中,再讓他們自己總結一番。
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個不可多得的曆練的機會,當兵不一定非要去打仗不是,大多數時候,都是太平的時候,並不是天天都有仗可以打的,所以也別一門心思想著靠打仗累積功勳,升官發財。
為什麼要讓他們讀書識字之後再去學習兵法,學習帶兵,學習如何訓練,學習如何提升自己?還不是為了要讓他們學著聰明一些?
而在宮中,通禦林軍一起宿衛皇宮,雖然就隻有僅僅十天的時間,但是玄世璟相信,這十天之中所能學到的,絕對不會少,畢竟外頭的世界與書院裏的世界是不同的,他們也要學會在不同的環境之中,不斷的變聰明,學會應對。
下午的時候,玄世璟裹了厚重的披風,騎在馬背上,溜達著去了兵學院。
臨近放假,去一次少一次。
李孝恭和裴行儉對在書院裏很勤奮,兩人都搬到了書院之中住著了,李孝恭原本身體不太好,在書院也都是養著,帶了幾個丫鬟仆從,幫著打理日常生活的事兒,在兵學院這邊,一住就是一年半,沒怎麼回過長安。
李崇義倒是在長安,時不時的過來看看自家老爹,隻是現如今,李崇義在長安混的也不怎麼樣,不上不下的。
說起來李崇義的年紀也不小了,李崇義可是比玄世璟大著好幾歲呢,照現在這個樣子,李孝恭也愁,愁自家兒子的出路,但是沒辦法,自己的路還是得自己走,他這個當爹的能幫的已經都幫了,結果如何,還得看自己的本事。
所以李孝恭該幫的都已經幫了,剩下的就看李崇義自己了,反正等到李孝恭沒了之後,這河間郡王的位子,還不是他的。
李孝恭能幫他一時,幫不了他一輩子。
不過李孝恭倒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跟玄世璟好好學學。
這就是所謂的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李孝恭不想動彈的時候,大多數都是裴行儉在帶學生,常樂和高峻到了書院之後,裴行儉也輕鬆了許多。
原本裴行儉就是到書院這邊一邊學習,一邊幫忙帶學生的,畢竟裴行儉有自己的老師,也就是蘇定方,蘇定方教了裴行儉不少東西,但是在書院這邊,裴行儉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裴行儉人品如何,也無需旁人多說,若是裴行儉人品不好,蘇定方也不會收他做徒弟了,因此,裴行儉若是想學,玄世璟也樂得教。
玄世璟這一身的“能耐”,不傳承下去,難不成還要以後隨著他進棺材不成?多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