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兒看李二陛下的態度就知道了,推脫不得,既然這樣,那就順著來唄,既然那李元祥是有真東西的,那就想辦法給他掏出來。
至於李二陛下說的管教他的那位不靠譜的幼弟,到時候看看再說。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前隋楊素的兵法,聽上去還是挺吸引人的,而且聽李二陛下的意思是,這位楊素在帶水師方麵還頗有心得,不然也不會東出滅陳了。
既然這樣的話,就隻能如此了,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更要上。
而這位江王對於玄世璟來說,無疑就是個困難了。
江王“名聲”在外,但是至於他人到底是怎樣的,還是眼見為實為好。
玄世璟心中還抱有一絲希望,說不定這位江王殿下是因為別的什麼原由,才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將這樣的名聲傳在外頭。
有些話無需說的太直白,那就是李二陛下登基之後,先皇的不少兒子,心裏都夠忐忑,膽子大的想要反抗的,也這麼做了,結果很明顯,下場也很明顯,膽子小一些的,幹脆直接就躲得遠遠的不來觸這個黴頭。
而那些有野心,也有些膽子,但是成事不足的人,現在都在長安城中的十六王宅養老呢。
得了李二陛下的旨意的玄世璟離開大明宮的時候的心情是複雜的,出了丹鳳門,玄世璟站在丹鳳門外,看向遠方,無奈歎息一聲。
好聽的話誰都會說,但是好看的事兒難辦啊。
宮門口的侍衛將玄世璟的馬牽了過來,玄世璟微微搖了搖頭,跨上了馬背,朝著東山縣莊子的方向疾馳而去。
事情已經定下了,想再多也沒用,先回去把該準備的都準備了,至於那位江王殿下,從他的封地到長安這邊,距離可不近,李二陛下的旨意要下發下去,人家也要收拾收拾往這邊來,也是要費些時間的,等到人來了,玄世璟在好好會會人家也不遲。
莫名其妙的,就多了個學生,還是個輩分不小的學生,還是個王爺。
說起來,這一切也都是為了書院,目的就是楊素留下來的手稿,或者還有一些東西是沒有留存文字的,而是由當初的楊嬪直接教導給江王李元祥的,也是考慮到這一方麵,所以李二陛下才會把人給召見回來,而並非是直接下旨讓李元祥把東西呈送到宮中吧......
或許李二陛下也是想起了自己的這位幼弟在封地作孽太多,也想要出手管教了吧,既然想到了,就趁著這回事兒,一舉兩得......
不去想了,想想就頭疼。
自己的老丈人說讓他隻管看著書院那邊,其餘的事情他來解決,不知道朝堂上的諸多公卿知道這件事之後會是個什麼反應。
彎彎繞繞,怎麼說李元祥也算是自己的叔叔了。
人家是年紀小,但是輩分大啊。
回到莊子上的府邸的時候,玄世璟還沒緩過這股勁兒來呢。
晉陽挺著個大肚子,在丫鬟的攙扶下,正在外頭遛彎兒散步,見到玄世璟回來,緩緩的朝著玄世璟在這邊走來,玄世璟見狀,趕緊迎上去,親手攙著晉陽,吩咐丫鬟去準備躺椅,安置在後院兒的樹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