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事情,玄世璟處理起來也是方便簡單,既然案子都翻了,證據也都足足的了,那就處置就是了,現在的大唐可不是以前的大唐,還要顧忌著一些世家大族的麵子,朝堂之上,皇帝想要施展,卻是被現實束手束腳,現在誰敢束皇帝的手腳?怕是繩子不想要了。
果不其然,在大理寺的奏折之中,玄世璟找到了戴胄的折子,打開折子,果然是戴胄訴苦的一份奏折,無非就是大理寺最近的開支有些大,想要請求朝廷從戶部撥調一些款項,畢竟大理寺查處那些舊案,各方麵總結起來,可是一筆不小的之處。
這支出,大多都是從狄仁傑手中出去的,辦案想要有效率,必要的錢是要花費的,而且還有牢房裏的開支,十幾幾十張嘴吃飯呢,雖然都是牢飯,粗茶淡飯,但是也花錢啊。
狄仁傑是玄世璟推薦到大理寺去的,狄仁傑在大理寺辦案,有戴胄“縱容”著,其它的同僚自然不敢給狄仁傑使什麼絆子,但是這錢財的事兒,也是沒辦法的事兒,隻能請求朝廷撥調。
戶部那邊,因為錢莊的事情,前期根本就沒有什麼投入,都是由地方上的官府來操辦的,花費的都是地方上的錢財,國庫並沒有支出,而且,錢莊建好之後的盈利,半年一批,運送到長安,第一批盈利已經進入國庫了,所以戶部那邊,也不存在國庫緊張的情況。
該用的錢就得用,玄世璟在考慮,給大理寺那邊撥調多少辦案補助合適,有個數目,也能拿給李承乾做參考,這關於錢財的事兒,還是得李承乾拍板定案。
不缺錢的感覺就是爽快,不用皺著眉頭賺著那點兒錢,一文錢掰成兩瓣花。
反正自玄世璟長大以後,就從來沒過過缺錢的日子,至於戶部,這麼多年走過來,估計也是窮怕了,給他們錢,也是守著,不敢大手大腳的花。
大唐立國三十幾年,窮了三十幾年,這兩年才算是真正的日子滋潤了起來,當然,這是說的朝廷,說的戶部。
戴胄可不會知道,他上來的折子,都是玄世璟給批回去的,當然,玄世璟批歸批,等李承乾睡醒之後,還要再確認一遍,這才叫完事兒。
玄世璟把狄仁傑送進大理寺,戴胄接受了,這是算是玄世璟欠戴胄一份情,不管狄仁傑如何出色,畢竟是玄世璟給人家走了後門,也不管狄仁傑幫著大理寺擺平了多少案子,要是沒有戴胄在大理寺幫狄仁傑撐腰,狄仁傑也不會辦事兒這麼容易,這是一份人情。
而現在,玄世璟在戴胄的這些奏折上,一路給放行,這算是還人情,有來有往。
一直到了中午約莫午時的時候,外頭的太監見玄世璟仍舊在書房之中,默默的去尚食局打了聲招呼,多準備一些飯菜送過來,而這時候,李承乾也是一臉惺忪的從書房的內室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