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聽到玄世璟說這話,眼神之中閃過一陣得色,兩人這是心照不宣了。
李承乾知道,玄世璟這意思是要釣魚了,先釣一條小魚,到時候也算是分擔部分熊津那邊的壓力,因為新羅要是動了,說不定在熊津的那些高句麗和百濟的餘孽也會動,介時薛仁貴出兵,一舉鎮壓了就是。
在他們看來,如今的三韓之地,就算新羅和那些餘孽聯合起來,薛仁貴也能輕易搞定,前提是,倭國不要插手。
而孝德天皇活著,倭國就隻能按兵不動,孝德知道大唐的厲害,他不敢得罪大唐,而且現在倭國正是處於飛速發展的關頭,孝德也不敢打破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局麵。
僅僅是大唐的名頭,就能把一個倭國壓的死死的。
“照你的意思的話,熊津那地方,就要有大動靜了,這可不是小打小鬧就能解決掉的,也不是你我在這宣政殿之中三言兩語能夠解決掉的事情,此事,必定要拿到朝堂上去與群臣商議。”李承乾說道:“而此事關乎到戰爭,這一關怕是沒這麼好過。”
朝堂上會有個什麼結果,李承乾自己想想也知道,現在雖然他總領著大唐的各項事物,但畢竟還隻是個太子,這件事一旦擺到明麵上去看,無非就是大臣們要叫嚷著見他的父皇,讓皇帝來決斷此事。
軍國大事,太子能夠處理,但是發動戰爭,這就不能是太子說的算了。
朝堂上的群臣也不會由著太子這般折騰,他們還想要享清福呢。
“借此機會,太子殿下正好好好看看這朝堂啊。”玄世璟笑道。
李二陛下自己在後宮之中糾結呢,他糾結的源頭在哪兒,說白了還是因為朝中的一些大臣,就比如說眼前的這件事,隻要太子能夠拿出合理的安排,熊津那邊完全可以幹上一仗,順帶著把那些藏在暗中的隱患都解決掉,這件事若是李二陛下在朝堂上提出來的話,完全沒有問題,但若是李承乾提出來,反對的人可就多了去了。
原因不過是因為李承乾隻是太子而不是皇帝,他們需要皇帝確切的旨意。
不過這也怨不得朝堂上的大臣們,國無二君,他們也不知道李二陛下的想法是什麼,若是都順著太子的意思來,那萬一陛下不高興了呢?
朝堂是人精聚集的地方。
李承乾聽到玄世璟的話,無奈笑了笑,這朝堂看了這麼多年,早看夠了,也看透了,越看他這個當太子的心就涼上三分,還是不要繼續看的這麼透徹了,不過這件事情,還真免不得要拿到朝堂上去說,不過後宮自家父皇那邊,也要讓德義去說一聲,至少要讓自家父皇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在李承乾的心裏,熊津那邊要動幹戈,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這對於他來說,無疑也是一個機會,他作為大唐的太子,在含元殿坐朝理政,雖然這麼多年積攢下來不少威望,但是身上始終沒有能夠拿得出手的大功績來,若是此番能夠一舉平定熊津加上新羅,遏製住倭國,西麵搪塞住了吐蕃,那李承乾在朝中,無論是真實意義上的地位還是聲望,一定會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