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4章 做學問(1 / 2)

莊戶人家的孩子,能有書念就已經讓人覺得很是羨慕了,但是現在,不但有書念,還有機會去闖春闈,這是多磨難得的機會,即便是學堂的牆上不掛那些條幅,這十幾個學子也不會送些自己。

前後六年苦讀,能不能鯉魚躍龍門,就看來年春闈了。

玄公說,春闈不是人生唯一的一條路,但是卻是一條能夠證明自己六年苦讀的路,過了春闈,做了官,才能最大限度的去實踐,去印證自己這六年來所學的所有的東西,而後再這些東西上,開拓屬於自己的東西。

死讀書是治理不好一方水土一方百姓的。

玄世璟的書院之所以到現在能夠這麼紅火的辦下去,有這麼多天下有名的先生過來教書,這些先生還能接受玄世璟在書院之中為學生們教授雜學,因為玄世璟沒有否認正統儒學,與先生們之間,探討交流,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有精華,有糟粕。作為後人,要學會繼往開來,取其精華,去之糟粕。

要說大唐的風氣思想開放的好處,玄世璟也是感覺到了,不會有上了年紀的先生站著跟你對噴,隻要有理有據的進行學術討論,先生們不懂的地方,玄世璟能夠解釋的通徹,先生們也會與學生們一樣,去思考這個問題,而不是拿著成百上千年前的人說的話,往死裏堵你,堵到你天都沒法兒聊。

所謂書院,不就是一個傳道受業解惑的地方嗎?書院的先生們做到了傳道受業,但是有時候,他們也需要解惑。

不要拿著後世已經被科學認證了的事情去硬剛他們的思想,畢竟他們的思想沒有經過後世那般的沉澱,有些東西,有些知識理論,並沒有被開發出來,不能指望他們一蹴而就。

先前的數學,書院裏倒是還真有先生覺得那是旁門左道,但是賬房的先生運用起來,卻是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工學院的學生運用起來,能夠讓他們造出來的東西更加準確。

這是書院內部的事情,往大了說呢?這門學問,放在戶部,放在吏部,能夠為朝廷官員省多少事情,凡事往現實去看,看它的現實應用,就能夠變得讓人接受。

現在書院裏還有先生說數學這門學問不好嗎?沒有。

凡事都要有個接受的過程罷了。

先秦諸子百家一起坐而論道的時候,那是何等盛大的場麵,那是玄世璟理想中的場麵,但是這種事兒,也得一步一步的慢慢來,讓人一步一步的接受。

不然書院定然是舉步維艱,玄世璟可不想讓自己一手開創出來的這般局麵分崩離析,毀於一旦。

人活的越久,看的越開,在一定的環境之下,思想也就轉變的越快,就比如說書院住在家屬宅裏的先生們,宅子裏大多裝的都是工學院新研究出來的東西,他們的年紀大了,有時候生活不方便了,但是工學院學生們弄出來的東西,總能方便他們的生活,雖然東西新奇,但是很好用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讀書人還會看不起工匠嗎?他們隻會讚歎工匠,巧奪天工。